在北京昆虫博物馆的咖啡柜台,一款标价45元的"蟑螂咖啡"近日引发热议。这款特饮将美洲大蠊虫体超微粉末与咖啡豆以精确比例调配,日均销量达十余杯。
千年药典的现代印证
蟑螂入药并非新鲜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蜚蠊,味咸,寒,有毒。辛辣而臭,食之下气。"现代研究证实,美洲大蠊体内含有多肽类、黏氨酸等多种活性成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发表在《中草药》杂志的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使伤口愈合速度提升约40%。这正是临床常用药康复新液的主要成分,该药在治疗胃溃疡、口腔溃疡等方面效果显著。
![]()
安全性质疑与科学解答
针对公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专家给出解释:
- 药用蟑螂在严格控制的GMP环境下养殖,与家居害虫存在本质区别
- 其提取物已通过严格的毒理学实验验证
- 目前昆虫类食品虽无专项标准,但需符合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理性看待昆虫药用价值
中国药科大学专家提醒,蟑螂的药用价值已获科学验证,但将其开发为饮品仍需更多安全性数据支撑。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既不要因传统偏见全盘否定,也不能过度神化其功效。
这款创新饮品引发的讨论,折射出传统药材与现代消费理念的碰撞。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我们需要用科学眼光审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让千年药典在现代社会发挥真正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