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毕业季,“就业难”的话题总在求职市场蔓延。应届生抱着简历穿梭于一场场招聘会,企业岗位缩招、筛选门槛抬高,不少院校的就业数据接连遇冷。但在这片“寒冬”里,职业本科院校却走出了不一样的曲线,凭借紧贴产业的培养模式,成为就业市场的“黑马”。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便是其中的典型,这所扎根深圳的公办院校,不仅连续多年将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7%以上,更在就业质量上交出了亮眼答卷:学生薪酬水平、技能竞赛获奖数量、高端证书获取率常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2%的毕业生入职华为、腾讯、比亚迪、深圳地铁等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另有25%的毕业生生升学接受更高层次学历教育。深信大用实力在就业寒冬闯出一片天。
![]()
这样的就业成绩,并非偶然,而是深信大“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作为扎根“中国硅谷”深圳的院校,深信大的学生从入学起就站在了产业需求的“前沿阵地”。深圳聚集了华为、腾讯、中兴等数不清的高科技企业,对IT、电子、数字媒体等领域人才的需求常年旺盛,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实习到就业的“近水楼台”,更让他们能实时感知行业动态。不少学生在校时就有机会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毕业时早已积累了等同于“准员工”的实践经验,自然更受企业青睐。
![]()
其次,极强的实践能力是深信大毕业生的“硬核标签”。该校从创办之初就深植“产教融合”的基因,与腾讯、汇川等平台型企业创建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开设12类特色班,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特色产业学院,与中国电子、华为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意味着,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实训项目与学生技能,全面对接前沿产业需求,企业的前沿技术、项目标准直接搬进课堂,让学生毕业后无需“二次培训”就能快速上岗。
再者,紧贴产业的专业设置让深信大的学生始终踩准就业风口。深信大开设的54个专业,基本与信息技术强相关,全面对接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首批招生的5个本科专业,如软件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等,均是学校积淀深厚的王牌专业,精准匹配国家及区域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战略需求。更关键的是,该校还推动“1+X”证书体系,学生毕业时既能拿到学历证书,又手握行业认可的“技能通行证”,在求职时自然更具竞争力。
![]()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深信大,本质上是选择了一条“就业有保障、发展有潜力”的路径。这里既有深圳的产业资源做支撑,又有“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保驾护航,无论是想直接就业进入头部企业,还是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都能找到清晰的方向。
在就业市场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所扎根深圳、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本科院校,无疑为渴望在信息技术领域立足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扎实的选择。如果你正为未来的就业方向纠结,不妨多关注这所“用就业实力说话”的院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