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2日讯 去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聚焦社区品质化服务供给不足、各类主体参与路径单一、社区发展过度依赖财政资金等难题,以改革思维主动破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的指导意见》,探索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以市场化手段盘活资源、反哺治理,蹚出了一条“强社惠民”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目前全区已成立社区社会企业20余家,累计增收超90万元。
引航赋能,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区级层面研究制定指导意见,从股权、组织架构、经营业态、收益分配等7个方面予以规范,明确社区党委在项目筛选、发展运营、利润分配等关键环节的领导作用,确保社区社会企业始终服务社区、反哺社区。坚持“积极稳妥、梯次推进”思路理念,围绕便民服务、空间运营、教育康养等6类业态,在6个社区先行先试,建立区街联审机制严格把关,避免基层盲目跟风。聚焦社区社会企业成立之初抵抗力弱的特点,成立专项工作组,优化理顺社区社会企业登记管理流程,制定企业章程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范本,开设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定期举办项目发布会、金牌合伙人评选,提供全方位的护航赋能支持。
需求驱动,创新经营模式。按照“市场错位、需求补位、服务进位”原则,紧贴居民需求创新运营路径。梨园街道聚焦“政府兜不住、市场不愿做、公益做不好”的居民服务“空白点”,积极探索空间运营类发展模式,通过资产租赁、空间共享等方式委托“社区合伙人”运营,以空间换资源、换服务、换收益,盘活公共空间近3000平方米。广文街道大力探索自主经营类发展模式,聘请职业经理人,以普遍低于市场价10%—30%的收费标准推出便民维修、艺术培训等服务项目,用较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北苑街道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合作运营类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链接商户、社群和个体,使商户得实惠享收益、居民得便捷享服务、社区得共建享提升,已吸纳优质市场主体50余家。
规范提质,强化指导监督。坚持将制度约束、群众监督、部门监管贯穿社区社会企业发展运营全过程,确保为民服务的方向不偏航。制定企业收益使用指引,明确开展普惠性公共服务、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充盈社区治理微基金3类用途,将企业税后利润的10%作为社区工作者奖励金,努力实现规范取酬和调动积极性的有效平衡。鼓励外聘专业人士担任管理层,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在运营、利润分配等环节的作用,严格落实民主决策制度,每月公示收支状况,做到全程规范透明。按期进行企业评估、企业收支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对运营不规范、财务管理不严格的及时纠正,对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按规定注销,追究相应责任,确保运营方向不偏。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丁丽丽 徐文飞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