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地标旁的爆炸打破宁静
![]()
当地时间11月10日傍晚,印度首都德里的繁华地段突发巨响。这声爆炸不仅带走了10条生命,还让30多人身受重伤。
更让人揪心的是,爆炸地点就在印度的精神地标红堡附近。这里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印度独立的象征,日常人流密集。
这起罕见的恶性事件,瞬间让德里陷入紧张,印度全国随即启动高度戒备。事件的调查和后续影响,正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现场直击:红灯前的突发惨剧
11月10日18时42分,德里红堡附近的繁华街区正是人流高峰。街边的集市热闹非凡,小贩们吆喝着生意,往来行人络绎不绝。
一辆行驶缓慢的车辆在红灯处停下,谁也没想到,灾难会在此时突然降临。一声巨响后,浓密的橙色火焰冲天而起,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
据德里警察局长萨蒂什・戈尔查介绍,爆炸威力极大,车内乘客和周边车辆人员都受到波及。涉案车辆及周边至少6辆汽车、3辆自动人力车被纵火焚烧,最终都变成了扭曲的焦黑残骸。
18时55分,德里消防部门接到报警,紧急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他们一边扑灭熊熊大火,一边搜寻幸存者,将受伤人员陆续送往附近的洛克・纳亚克医院等医疗机构。
洛克・纳亚克医院的马尼什・库马尔・贾博士透露,送来的30余名伤者均为重伤,不少人伤势过重,已经无力回天。
爆炸现场留下了难以想象的创伤,遇难者遗体散落在街道上。许多家庭因为这场意外彻底破碎,有家属赶到现场后,只能通过残骸辨认亲人的遗体。
官方响应:反恐立案与全国戒备
![]()
事件发生后,印度政府迅速做出回应。总理莫迪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帖,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11月11日在社交平台承诺,调查结果将很快公布,悲剧的责任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绝不允许其逃脱惩罚。
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表示,当局正在调查所有可能性,不会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北德里副警务专员拉贾・班蒂亚告诉媒体,德里警方已依据印度《非法活动预防法》相关条款立案侦查。
目前爆炸原因尚未明确,政府也未说明是否为蓄意袭击,但这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迅速蔓延至全国。中央工业安全部队证实,全国各地机场、火车站、政府大楼和历史遗迹均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作为事件发生地的红堡,已宣布关闭三天配合调查。与德里相邻的哈里亚纳邦、北方邦均提升了安保级别,北方邦警方表示将重点审查重要机构、宗教场所等敏感地点的安全安排。
哈里亚纳邦警察局长OPSingh呼吁居民保持冷静,发现可疑人员或无人认领物品及时举报。金融中心孟买、西北部拉贾斯坦邦等多地的火车站及重点区域,也都加强了安保部署。
国际方面,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发布提示,建议美国公民避开爆炸周边地区及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自身安全。
地标意义:红堡的历史重量与过往阴影
![]()
此次爆炸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震动,除了伤亡惨重外,还与事发地点紧邻红堡有很大关系。这座建筑对印度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
红堡位于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因主体建筑采用红色砂岩而得名。它由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在1639至1648年间建造,耗时近十年,动用了上万人力。
自建成后,红堡一直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宫殿,直至1857年最后一代皇帝被废黜流放。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国旗第一次在这里升起,让红堡成为了印度民族力量的象征。
作为莫卧儿王朝建筑的典型代表,红堡融合了伊斯兰、波斯、蒙古和印度文明的建筑风格,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如今这里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印度总理每年都会在红堡城墙发表独立日演讲。
尽管此次红堡附近的爆炸较为罕见,但德里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公共场所爆炸事件。2001年,印度议会遭枪手袭击造成十余人死亡;2005年10月29日,新德里发生三次爆炸,造成至少61人死亡、188人受伤;2011年,德里高等法院外发生公文包爆炸事件,导致约12人遇难。
这些过往的悲剧,让此次红堡附近的爆炸更显沉重。目前相关调查仍在推进,所有人都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