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一次扫码完成用工风险筛查,一份报告揭示管理盲区,一张网络筑牢和谐劳动关系……西城区创新推出的“用工体检”服务,正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这项通过在线问卷就能完成的用工风险评估,不仅帮助企业规避管理风险、节约运营成本,也让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在北京兰格云商科技有限公司,这项创新服务已经显现成效。2025年春节后,该企业新招聘了30名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在密集审核入职材料时,对部分用工细节的合规性存有疑虑。就在此时,法务总监倪金宝看到了西城区仲裁院开展的“送法入企”活动宣传海报,随即扫描了海报上的“云体检”二维码。
填写企业基本情况后,系统生成了一份包含48道题的专属问卷,涵盖劳动合同、工时制度、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倪金宝说:“答题过程中我意识到有些地方确实存在问题,比如试用期约定、加班工资计发、奖金分配等问题,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分类处理。”
这份精准的“体检报告”共识别出5个潜在风险点。企业在自主规范学习后,又通过西城“云体检庭院长专家组”的专题指导,对劳动合同文本和奖金分配制度进行了系统修订。令人惊喜的是,这次“体检”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数十万元,让全公司160余名职工从中受益。
倪先生的经历正是西城区劳动仲裁工作模式转型的生动缩影。据西城区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我们更多是处理已经发生的劳动争议,现在则要主动靠前,与员工和企业同行,将工作重心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预防’延伸。”
数据显示,近4个月来,西城仲裁院已为1200余家企业提供用工体检服务,发现并指导近681家企业整改各类用工风险隐患3400多条,为200多家企业出具《用工风险报告》,惠及职工数万人。
在筑牢事前防线的同时,西城区还积极构建多层次劳动纠纷化解体系。目前,区-街-社区三级调解网络已实现全域覆盖,全区建成15个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解纷站点,延伸至263个社区联络点,形成“社区预警排查-街道联动调解-仲裁专业支撑”三级机制。2025年,三级调解网络成功调解劳动争议近6000件,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
“通过社区、街道提前介入,多数纠纷可在萌芽阶段化解。”西长安街街道调解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既避免了矛盾升级,也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的诉累。
从源头规范用工,到多元化解纠纷,西城区通过系统性的治理变革,推动形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发展向好—就业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西城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西城区将继续以“小切口”改革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让企业与劳动者都能感受到“业美就在西城”的温暖与公正,让“北京服务”这张金名片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何一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