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华侨大学、泰国国家研究院共同主办,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第十四届中泰战略研讨会在华大厦门校区举行。本届研讨会以“中泰友谊金色50年:开启命运与共新时代”为主题,来自中泰两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中泰建交50年来的合作成果,展望未来合作方向,为推动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贡献智慧。
![]()
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泰国国家研究院执行秘书长薇帕拉·迪翁、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周娜帕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泰王国驻厦门副总领事冰忆莲受邀参加。
林宏宇在致辞中指出,本届研讨会在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意义重大。他回顾了中泰两国自1975年建交以来秉持“中泰一家亲”情谊,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华侨大学作为中国政府重点建设高校,长期以来积极推动中泰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泰战略对接与智库合作,为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薇帕拉·迪翁表示,中泰建交50年来,友谊稳固发展,犹如一座信任之桥紧密联结两国人民、文化与学术合作。她高度评价与华侨大学的长期稳定合作,并强调本届研讨会不仅是纪念友谊之旅,更是展望未来、在科技与研究创新驱动下深化合作的契机,必将为共同开启“中泰命运与共的新时代”贡献战略思路与具体合作项目。
周娜帕从中国-东盟合作的角度出发,指出中泰建交50年来,双边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两国高层交往为关系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基石,旅游与人文交流则是重要支柱。中国-东盟中心将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华侨大学数量经济与统计研究院院长张秀武教授、泰国国家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伟文·丹吉迪帕蓬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余海秋研究员分别就中泰产业合作、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与双边关系演进等议题发表演讲。
专题研讨环节,设有“贸易、产供链合作与互联互通”“旅游、教育与人文交流”“人工智能、新能源与绿色经济合作”“中泰关系与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四大议题。与会学者就中泰合作的重点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提出多项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建议。
据了解,作为中泰两国高端智库交流的重要平台,中泰战略研讨会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成为推动两国学术互鉴、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的重要机制。华侨大学将继续发挥侨校特色与学科优势,深化与泰方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谢婷婷
责编:郑艺晗 林雅婷
初审:吴江辉
复审:朱红梅
终审:李庭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