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癌症高发,常吃肉是帮凶还是背锅?终于有了答案

0
分享至



李大妈今年刚满56岁,在社区食堂和邻居聊天时,大家纷纷议论“现在癌症太多了,都是吃肉吃出来的!”

有的人声称自己家亲戚每天大鱼大肉,最后查出来肿瘤;也有人反驳说自己的爷爷一辈子饭桌离不了红烧肉,身体硬朗到90多岁还下地干活。桌上一边是担忧、告诫,一边是现实中极端的个例。



“常吃肉,到底会不会增加癌症风险?”李大妈有些发愁,平时偶尔喝肉汤就睡得更香,可如果真的吃肉就是在“帮腔”癌症,那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中的许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喜欢吃肉的人是不是正在悄悄伤害自己?还是“常吃肉致癌”只是危言耸听?

近期,主流营养学和权威医学研究已经有了更权威的说法。来自牛津大学的流行病学大样本研究,对超过47万人进行了15年随访。结论揭示了肉类与癌症的真实关系,答案竟然和我们以为的并不完全一样。



到底吃肉和癌症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吃法风险才是真的高?普通家庭餐桌上的肉,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陷阱?本文将逐步为你揭秘,尤其第三点,很多人都没想过,到底如何吃肉更安全、健康?别错过结尾的解决建议,一篇看懂科普真相。

围绕肉类摄入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在2015年就明确将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热狗等)列为一类致癌物,与吸烟和石棉同级。而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被归入“可能致癌物”,即“2A类”,证据较加工肉弱。



具体机制上,加工肉类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亚硝酸盐等防腐剂,容易在高温烹制(如煎、炸、烤)下产生致癌物质如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红肉中的肌红蛋白经过胃肠消化,某些代谢产物可能损伤肠黏膜,增加癌变几率。

权威数据显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多家医院发表的流行病学追踪结果发现:红肉摄入量每增加每日50克,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约18%,尤以腌制、熏制、煎烤为主的肉类最为突出。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与每周摄入不超过2次红肉的人相比,每周2-3次及以上人群的全因肿瘤死亡率上升了12.4%。



但需要注意,健康烹饪、合理分量、优先选择瘦肉与白肉,风险并不会明显高于蔬菜主食摄入适量的人群,这一点被欧美多项研究反复证实。

肉并非“一口都不能碰”,关键看吃法和量。

经常摄入高温煎烤、油炸的红肉,肠癌风险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每周吃烤肉超过3次的人,结直肠癌发生率高出平均人群24.7%,亚硝胺、杂环胺等致癌物含量激增。尤其是烧焦、油炸糊状的边角,千万别贪嘴。



大量食用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腊肉等),不仅癌症风险提升,还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加工肉,胃癌风险提升17%-20%,儿童与老年人尤其敏感。

“肉菜不分配,一天三顿见肉”的饮食方式,常伴随水果、蔬菜、粗粮的摄入减少。

膳食纤维严重不足,会减弱肠道清除致癌物的能力,形成“隐形高危群体”。英国医学杂志相关报道显示,多吃蔬果能抵消部分肉类摄入导致的癌症风险;而“重肉轻菜”的餐桌习惯,危险级别双重叠加。



但适量吃瘦肉、白肉(如鸡肉、鱼肉),选用低温炖煮,配合丰富的果蔬与全谷物进食,不仅没有增加癌症风险,还能提供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对提升免疫力、改善营养状态有益。

选品优先:白肉优于红肉,少吃加工肉。一周红肉不宜超过3次,每次约一小掌心(约50-75克);优先选择鸡、鱼等白肉,远离香肠、培根、火腿肠等加工制品。

烹调方式更重要:坚决避免高温、烧焦、反复油炸。推荐炖、煮、蒸等少油、低温的做法,尽量减少烤肉、煎炸、腌制肉等。



搭配丰富膳食纤维。每次吃肉最好有1-2种蔬菜搭配。多吃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有助于肠道清理潜在致癌物。

总量控制,个性化平衡。成年人每日肉类摄入建议为40-75克红肉或禽肉,满足蛋白供给,切忌暴饮暴食。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病史、家族肿瘤史),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与分配肉类摄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郑钦文因伤退出全运会+赛季报销 3天前曾任湖北代表团旗手

官宣!郑钦文因伤退出全运会+赛季报销 3天前曾任湖北代表团旗手

风过乡
2025-11-12 12:47:30
成都市中心悄悄“搬家”?3个新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成都市中心悄悄“搬家”?3个新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辉哥说动漫
2025-11-11 10:26:25
拉夫罗夫“失宠于普京并下落不明”?俄方回应,全是假的!

拉夫罗夫“失宠于普京并下落不明”?俄方回应,全是假的!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2 11:05:37
幸福太突然!英男子家中处理陈年盘子,结果竟是价值100万的中国明朝瓷器!

幸福太突然!英男子家中处理陈年盘子,结果竟是价值100万的中国明朝瓷器!

最英国
2025-11-06 20:31:30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萧壛记录风土人情
2025-11-12 06:17:22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22:45:00
随着赵心童6-5绝杀世界第二,诞生3大不可思议及2大无可争议事实

随着赵心童6-5绝杀世界第二,诞生3大不可思议及2大无可争议事实

越岭寻踪
2025-11-12 07:14:39
2006年,王光美逝世,临终前向女儿交代:我还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

2006年,王光美逝世,临终前向女儿交代:我还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

大运河时空
2025-11-11 12:00:03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7 16:36:01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1-04 15:30:00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偷换心脏、贪污3亿、抛妻弃子,李连杰风波不断,哪个才是真的?

偷换心脏、贪污3亿、抛妻弃子,李连杰风波不断,哪个才是真的?

林轻吟
2025-11-12 09:12:37
黄晓明一家四口参加生日宴,一大家子颜值都高!小海绵总缠着奶奶

黄晓明一家四口参加生日宴,一大家子颜值都高!小海绵总缠着奶奶

柠檬有娱乐
2025-11-12 10:07:35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1 21:04:51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体坛周报
2025-11-11 17:46:15
有钱!外媒:北京国安高薪报价东欧名帅,预计中超结束后签约

有钱!外媒:北京国安高薪报价东欧名帅,预计中超结束后签约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3:38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1 15:24:28
医保报销竟限额,那么医保存在的意义在哪

医保报销竟限额,那么医保存在的意义在哪

胡言炫语
2025-11-11 10:56:50
2025-11-12 13:27:00
观察者小海风
观察者小海风
感谢平台,欢迎大家关注! 读书点燃智慧,智慧照亮人生!
989文章数 6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贵阳21所高中“比武”竞技!国防教育与体育融合,点燃青年爱国强军梦

旅游要闻

中外嘉宾扎堆打卡成都双流 首日解锁文旅“隐藏玩法”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