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故事,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请知悉。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晨六点,客厅里的吊灯发出昏黄的光。
林晓站在门口,身后是一个深蓝色的行李箱。她穿着熨烫平整的职业套装,长发束成干练的马尾。
赵建国从卧室走出来,睡眼惺忪地看着妻子,表情从困惑变成震惊。
"老公,我刚接到培训通知,要去总部进修2年,今天上午的飞机。"林晓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有妈陪你,我就放心了。"
话音刚落,主卧的门开了,周秀芳披着睡衣走出来。
三个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客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周六下午,赵建国接了个电话。
林晓正在厨房做晚饭,锅里的排骨炖得咕嘟咕嘟响。女儿圆圆趴在客厅茶几上写作业,电视开着,放的是动画片。
"妈,你说什么?"赵建国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林晓回头看了一眼,赵建国站在阳台上打电话,表情有些复杂。她继续切着土豆,心里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我知道了,妈,你放心,我跟晓晓商量一下。"赵建国挂了电话,在阳台上站了好一会儿,才走回客厅。
"怎么了?"林晓端着切好的土豆走出厨房。
"我妈说她退休了。"赵建国坐到沙发上,点了支烟。
"那挺好的啊,退休了正好在老家享享清福。"林晓说着要回厨房,却被赵建国叫住。
"等等。"赵建国吸了口烟,"我妈说她想来城里住,说一个人在老家太孤单了。"
林晓端着盆的手停在半空。她看着赵建国,好半天才说:"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跟你商量商量。"赵建国避开了她的目光。
"建国,咱们家就两室一厅,圆圆一间房,咱们一间房,你妈住哪儿?"林晓把盆放到茶几上,在赵建国对面坐下。
"客厅不是还有个小储藏间吗?收拾收拾,放张单人床。"
"那储藏间不到六平米,连窗户都没有。你让你妈住哪儿?"
"那就让我妈住圆圆的房间,圆圆跟咱们睡。"赵建国说。
林晓深吸一口气:"圆圆今年都八岁了,正是需要独立空间的时候。而且咱们俩上班都早,你妈的生活习惯跟咱们不一样,到时候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她是我妈!"赵建国把烟掐灭,"难道我妈来城里养老还错了?"
"我没说错,我是说咱们得好好计划一下。"林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要不先让妈来住一段时间,看看合不合适?"
"试什么试?林晓,我就一个妈,难道还能不养她?"赵建国站起来,"你要是不同意,那我直接回你,我妈我养,不用你管。"
"我什么时候说不养了?"林晓也站了起来,"我只是想商量一下怎么安排更合适。"
"没什么好商量的。"赵建国拿起手机,"我现在就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收拾东西过来。"
"赵建国!"林晓提高了音量,"你能不能听我说完?"
圆圆被吓到了,抬起头看着爸妈,小脸煞白。
林晓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她深呼吸几次,压低声音说:"行,让妈来住。但是有些事得说清楚。"
"说什么?"赵建国不耐烦地问。
"第一,孩子的教育我们说了算,妈可以提意见但不能瞎插手。第二,家务我们还是按之前的分工,我没法一个人做所有事。第三,咱们得给妈准备好医保和各种证件,让她在城里生活方便。"
赵建国挥了挥手:"行行行,都听你的。我保证,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委屈。"
林晓看着他拍着胸脯的样子,嘴角扯出一个苦笑。这个男人,永远是这样,先把话说得好听,真正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当天晚上,赵建国就给周秀芳打了电话,说一周后来接她。
那一夜,林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八年前刚结婚时,婆婆曾经来住过三个月。那三个月,她几乎每天都在崩溃边缘。周秀芳挑剔她做的每一道菜,指责她不会持家,连她上班都要念叨"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
后来周秀芳回了老家,林晓如释重负。这些年虽然逢年过节还要应付,但至少不用天天见面。
现在,这一切又要重来了。
林晓摸出手机,打开一个招聘网站,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屏幕的光照在她脸上,映出一抹深思的表情。
02
一周后,赵建国开车回老家接周秀芳。
林晓请了半天假,在家打扫卫生。她把圆圆的房间收拾出来,把女儿的东西搬到主卧。圆圆站在门口,眼眶红红的:"妈妈,我不想跟你们睡,我想要自己的房间。"
"乖,奶奶来了,你就跟爸妈睡一段时间。"林晓蹲下来抱着女儿,"等以后换大房子,你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什么时候换大房子?"
"等妈妈赚够钱。"
下午四点,赵建国的车停在楼下。林晓从窗户看下去,周秀芳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赵建国,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
门铃响了,林晓深吸一口气,打开门。
"妈,您来了。"林晓挤出笑容。
周秀芳打量着儿媳妇,上下扫了一眼:"一周没见,你倒是白了不少,看来在城里过得挺舒坦。"
这话里有话。林晓装作没听出来:"您进来坐,我给您倒水。"
"不用,我先看看我住哪儿。"周秀芳提着包往里走。
赵建国跟在后面,讨好地说:"妈,给您收拾好了,您看看满不满意。"
周秀芳走进原本是圆圆的房间,环顾四周,点了点头:"还行,就是床有点小。"
"那是圆圆的床,单人的。"林晓在门口说,"要不明天我们去买张新床?"
"算了,省点钱吧。"周秀芳坐到床上,"我又不是什么大小姐,什么都讲究。"
这话说得林晓无言以对。
赵建国把东西都搬进来,周秀芳开始收拾。她从包里掏出各种瓶瓶罐罐,摆满了书桌。又掏出一床花被子,铺在床上。
"妈,这被子咱们洗洗再用吧?"林晓说。
"洗什么洗,干净着呢。"周秀芳白了她一眼,"你们城里人就是事多。"
林晓咬了咬嘴唇,没说话。
晚饭时间到了。林晓在厨房做饭,周秀芳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赵建国在阳台上打电话。
"圆圆,奶奶来了。"林晓在厨房喊女儿。
圆圆从主卧探出头,小心翼翼地走到客厅,叫了声:"奶奶好。"
"哎哟,我的乖孙女。"周秀芳把圆圆拉到身边,"长这么高了,上次见你还这么点儿。"她比划着。
"奶奶,我今年八岁了。"圆圆有些怯生生的。
"八岁了啊,那该上三年级了吧?学习怎么样?"
"还行。"圆圆小声说。
"什么叫还行?考多少分?"周秀芳追问。
"上次期末考试语文95,数学98。"
"才95?"周秀芳皱起眉头,"你妈怎么教你的?这成绩在班里能排第几?"
圆圆低下头,不说话了。
林晓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她端着菜走出来:"妈,圆圆在班里排前五,已经很不错了。"
"前五算什么?就得争第一。"周秀芳说,"你看你们城里的孩子,一个个都上补习班,你给圆圆报了没?"
"报了英语和钢琴。"林晓说。
"就这两个?数学呢?奥数呢?"周秀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现在的孩子不学奥数,以后怎么考好学校?"
"妈,圆圆还小,不想给她压力太大。"林晓解释。
"什么压力不压力的,我看你就是舍不得花钱。"周秀芳说,"行了,以后圆圆的学习我来管。"
林晓想说什么,但看到赵建国打完电话走过来,她把话咽了回去。
"开饭了。"她说。
饭桌上,周秀芳尝了一口菜,皱起眉头:"怎么这么淡?你们城里人做菜都不放盐的吗?"
"少吃点盐对身体好。"林晓说。
"我吃了六十年咸的,也没见有什么毛病。"周秀芳放下筷子,"建国从小就爱吃重口味的,你看你这菜,他能吃得下去吗?"
赵建国夹了一口菜:"还行,我现在也习惯吃淡的了。"
"习惯?"周秀芳瞪了儿子一眼,"你是我儿子,我还不知道你?别为了给你媳妇面子就委屈自己。"
气氛有些尴尬。林晓低头吃饭,一句话都不说。
"妈,您别这么说。"赵建国打圆场,"晓晓做的菜挺好吃的。"
"好吃还是不好吃,我心里有数。"周秀芳夹起一块排骨,"这排骨炖得倒是不错,就是太淡了。"
一顿饭吃得索然无味。
饭后,林晓收拾碗筷。周秀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赵建国陪在一边。
"建国,你媳妇平时都这么晚才做饭?"周秀芳问。
"她白天要上班,下班回来就做饭了。"赵建国说。
"上班就了不起了?我年轻的时候也上班,照样六点就把饭做好了。"周秀芳撇撇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懒。"
林晓在厨房听得一清二楚。她洗着碗,眼泪差点掉下来。
晚上九点,圆圆要睡觉了。林晓给女儿洗漱完,准备让她上床。
"等等。"周秀芳走过来,"功课做完了吗?"
"做完了。"圆圆说。
"拿来我看看。"
圆圆拿出作业本,周秀芳翻开看了看:"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不行,重写。"
"奶奶,老师说写得可以。"圆圆委屈地说。
"老师说可以就可以了?字是要练一辈子的,现在不好好练,以后就来不及了。"周秀芳说,"去,把这页重写。"
"妈,圆圆明天还要早起上学。"林晓忍不住开口,"字的事以后慢慢练。"
"慢慢练?什么都慢慢来,那还能成什么器?"周秀芳瞪着林晓,"你就是太宠孩子了,把她惯坏了。"
"我没有惯坏她。"林晓的声音也硬了起来,"圆圆在学校表现很好,老师经常夸她。"
"老师夸是一回事,我这个当奶奶的看不过去是另一回事。"周秀芳把作业本塞给圆圆,"去重写,写不完不许睡觉。"
圆圆眼眶红了,看向妈妈。
林晓正要说话,赵建国走过来:"妈,算了,孩子都困了。"
"你也由着她?"周秀芳不满地看着儿子。
"圆圆,去睡吧。"赵建国对女儿说。
圆圆如释重负,赶紧爬上床。
周秀芳气呼呼地回了自己房间,摔上了门。
主卧里,林晓和赵建国面对面站着。
"就一天,你看看都成什么样了。"林晓压低声音,"我早就说了,会出问题的。"
"我妈也是为了圆圆好。"赵建国说,"你别太敏感。"
"我敏感?"林晓冷笑,"那你告诉我,刚才你妈说的那些话,哪句是为我好的?"
"她就是那个性格,说话直。"赵建国叹了口气,"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我不是跟她一般见识,我是不想让圆圆夹在中间为难。"林晓说,"你看圆圆今天晚上,连大气都不敢出。"
"那也得适应。"赵建国躺到床上,"行了,别想太多,睡吧。"
林晓站在原地,看着已经闭上眼睛的丈夫,心里涌起一阵悲凉。
她拿起手机,走到卫生间。关上门,她打开一个聊天软件,找到一个备注为"人事部张姐"的联系人。
"张姐,那个总部进修的名额,还有吗?"她发过去一条消息。
很快,对方回复:"有啊,怎么,你想去?"
林晓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好久,最后打下几个字:"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
03
第二天一早,林晓五点半就起床了。她要赶在婆婆起床前把早饭做好。
厨房里,她熬粥、煎蛋、热牛奶。动作轻巧,生怕吵醒还在睡觉的人。
六点半,圆圆醒了。林晓给女儿穿好衣服,送她洗漱。
七点,赵建国起床了,急匆匆地刷牙洗脸。
"早饭做好了,在桌上。"林晓说。
"知道了。"赵建国说,"我今天有个重要会议,可能回来得晚。"
"又晚?"林晓皱眉,"你妈第二天来,你就不能早点回来陪陪她?"
"工作要紧。"赵建国说,"而且有你在家陪她呢。"
林晓没再说话。
七点半,周秀芳起床了。她穿着睡衣走出来,看到桌上的早饭,挑了挑眉:"就吃这个?"
"妈,您想吃什么?"林晓问。
"我在老家早上都吃面条,稀饭我喝不惯。"周秀芳说。
"那我现在给您煮碗面?"林晓看了看表,已经七点四十了,她八点要出门上班。
"算了,就吃这个吧。"周秀芳坐下来,喝了一口粥,"太淡了,连点味都没有。"
林晓咬着嘴唇,端起自己的碗,扒了几口饭。
赵建国吃完就走了,丢下一句"晚上见"。
圆圆也要去上学,林晓送女儿到楼下,看着她上了校车。
回到家,周秀芳已经吃完了。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遥控器调来调去。
"妈,我要去上班了。"林晓收拾了一下包,"中午您自己做点吃的,冰箱里有菜。"
"我不会用你们这些电器。"周秀芳说,"要不你做好了再走?"
"我要迟到了。"林晓看了看时间,"要不这样,我给您点个外卖?"
"外卖?那东西能吃吗?"周秀芳摆摆手,"算了,我随便煮点面条就行。"
林晓走了。一整天,她都心神不宁。中午休息时,她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没人接。又打给赵建国,他说在开会。
下午六点,林晓准时下班。她在超市买了菜,匆匆赶回家。
一开门,客厅里烟雾缭绕。
"妈!"林晓冲进厨房,看到灶台上一口锅,里面的水都烧干了,锅底已经烧黑了。
周秀芳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
"妈,您在煮东西吗?"林晓关掉火,打开窗户通风。
"哦,我中午煮面条,忘了关火了。"周秀芳说得云淡风轻。
"您煮完就要关火啊!"林晓有些急了,"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着什么火,不就是一口锅吗?"周秀芳不以为意,"大惊小怪的。"
林晓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她把烧黑的锅拿到水池边,用钢丝球使劲刷。刷了半天,还是黑乎乎的。
"晓晓,你别刷了,这锅不能用了。"周秀芳在背后说,"明天去买个新的。"
林晓停下手,转过身:"妈,这口锅挺贵的,您以后用炉子一定要记得关火。"
"知道了知道了。"周秀芳挥挥手,"你快做饭吧,我都饿了。"
林晓只好换了一口锅,开始做晚饭。
晚上八点,赵建国才回来。他一进门就说累,往沙发上一躺。
"建国,你回来了。"周秀芳立刻坐起来,"累不累?妈给你捶捶背。"
"还行。"赵建国闭着眼睛。
"你看你瘦的,都是工作太累了。"周秀芳心疼地说,"你媳妇也不知道给你补补。"
林晓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听到这话,把盘子重重地放在桌上。
"开饭了。"她说。
饭桌上,周秀芳一直在念叨:"建国,多吃点这个,这个有营养。圆圆,奶奶给你夹菜。"
林晓像个局外人,低头吃自己的饭。
吃完饭,赵建国进房间打游戏去了。周秀芳在客厅看电视。林晓收拾碗筷,洗衣服,整理房间。
忙到晚上十点,她才有时间坐下来。打开手机,张姐发来了几条消息。
"进修名额还在,时间是两年,地点在总部。"
"待遇很不错,进修期间工资照发,还有补贴。"
"进修完回来,基本上都能升职。"
林晓看着这些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删,删了又敲。最后,她发过去一句:"我要怎么申请?"
那天晚上,林晓失眠了。她躺在床上,听着身边赵建国均匀的呼吸声,脑子里乱成一团。
如果去进修,圆圆怎么办?家怎么办?但如果不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想起这些年的婚姻。刚结婚时,她以为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但渐渐地,她发现所有的事情都要她一个人扛。工作、家务、孩子、老人,全都压在她肩上。
每次她提出想要帮助,赵建国总说"你做得比我好""我不会""你教我也学不会"。
时间久了,她也习惯了一个人做所有事。但习惯,不代表心里没有委屈。
现在婆婆来了,她的负担更重了。做饭要照顾婆婆的口味,教育孩子要听婆婆的意见,连家里的东西怎么摆放,婆婆都要管。
她突然觉得很累,非常累。
第二天早上,林晓照常五点半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班。
中午,她约了张姐见面。
"你真的想去?"张姐问,"两年啊,家里怎么办?"
"我想试试。"林晓说,"如果不去,我可能一辈子都是现在这样。"
"那你老公同意吗?"
"我还没跟他说。"林晓停顿了一下,"我想先申请,如果批下来了,再告诉他。"
张姐看着她,叹了口气:"行,我帮你递申请。但你要想清楚,这两年你不在家,家里肯定会乱套的。"
"我知道。"林晓说,"但可能,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日子,林晓一边应付着家里的矛盾,一边等待着进修申请的结果。
周秀芳越来越放得开了。她开始对家里的一切指手画脚。
"这沙发摆得不对,应该靠墙放。"
"这窗帘太丑了,换个颜色好看的。"
"圆圆的衣服要我来买,你眼光不行。"
林晓一次次忍让,但每次忍让都让她心里的那根弦绷得更紧。
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周秀芳对圆圆的教育。
周秀芳开始给圆圆布置额外的作业,每天晚上要做两个小时的练习题。圆圆经常做到晚上十一点才睡。
"妈,孩子太累了。"林晓终于忍不住说。
"累什么累?我们那个年代,孩子比这累多了。"周秀芳说,"你就是心疼,越心疼越毁孩子。"
"她明天还要上学。"
"上学怎么了?晚睡一会儿怎么了?"周秀芳提高了音量,"你就是想毁了我孙女!"
两个人吵了起来。赵建国在旁边劝,但每次都是劝林晓。
"我妈也是为了圆圆好。"
"你就忍一忍。"
"她是长辈,你让着点。"
林晓听着这些话,心慢慢凉了下去。
一个月后,进修申请批下来了。
那天晚上,林晓收到通知,她坐在卫生间里,看着手机屏幕,眼泪流了下来。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
她开始悄悄地准备。把重要的文件整理好,把圆圆的资料都分类,甚至列了一张清单,写明了家里的各种事项。
她给圆圆的班主任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请老师多关照女儿。
她还给自己的闺蜜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解释了自己的决定。
"我不是不爱这个家,我只是想让他明白,这个家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
"我想让他体会一下,我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如果两年后他还是不明白,那这段婚姻也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一切准备就绪。
04
清晨的客厅里,三个人形成了一个奇怪的三角。
林晓站在门口,行李箱的拉杆紧握在手中。赵建国站在沙发旁边,睡衣还敞着扣子。周秀芳靠着主卧的门框,表情从困惑变成震惊。
"你说什么?"赵建国率先反应过来,"什么进修?什么总部?"
"公司的通知,昨晚才收到确认函。"林晓的声音很平静,"总部那边安排了两年的高管培训项目,进修完回来就能升职。"
"你什么时候申请的?为什么不跟我商量?"赵建国快步走到妻子面前。
"上个月就递交了申请,只是不确定能不能批下来。"林晓说,"现在批了,我就得去。"
"你现在告诉我?"赵建国的声音提高了,"你走了,家怎么办?圆圆怎么办?"
林晓看着他,嘴角扯出一个笑:"不是有你吗?你不是说有你在,不会让我受委屈吗?"
"我要上班!"
"我也要上班,但这些年家里的事不都是我在管吗?"林晓反问。
周秀芳走过来:"晓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刚来你就要走?"
"妈,您来得正好。"林晓转向婆婆,"有您帮建国照顾家,我才能放心去进修。"
"我是来养老的,不是来给你们带孩子的。"周秀芳的脸色很难看。
"可您昨天还说要管圆圆的学习呢。"林晓说,"现在正好,您可以放开手管了。"
"你——"周秀芳指着林晓,一时语塞。
赵建国抓住林晓的手臂:"你必须给我说清楚,到底什么情况。"
"我说得很清楚了。"林晓甩开他的手,"总部进修两年,这是难得的机会。你一直说我工作能力不如你,现在我有机会提升自己,你应该支持我。"
"我支持,但不是现在!"赵建国急了,"我妈刚来,家里一堆事,你这个时候走,算什么?"
"那你想让我什么时候走?"林晓直视着他,"等你妈走了?那可能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圆圆长大了?那我的职业发展还要不要?"
"你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赵建国烦躁地挥手,"你就说,你能不能推掉这个进修?"
"不能。"林晓斩钉截铁,"而且我不想推。"
"你是故意的!"赵建国突然反应过来,"你就是不想我妈来,故意申请的进修,对不对?"
林晓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我就说嘛,你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我妈来。"周秀芳在旁边说,"现在好了,撂挑子不干了,让我们娘俩自己受罪。"
"妈,您怎么会受罪呢?"林晓转向她,"您不是说我做的饭不好吃吗?现在您可以给儿子做他爱吃的了。您不是说我教育孩子不行吗?现在您可以按照您的方法教了。这不是您想要的吗?"
"你这是什么话?"周秀芳的声音尖锐起来,"我是你婆婆,你就这么跟我说话?"
"我没有不尊重您。"林晓说,"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客厅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圆圆被吵醒了,从主卧探出头。看到这个场面,小女孩吓得又缩了回去。
"圆圆!"林晓喊了一声,女儿才小心翼翼地走出来。
林晓蹲下身,拉着女儿的手:"宝贝,妈妈要去总部工作两年,你要乖乖的,听爸爸和奶奶的话。"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圆圆的眼眶红了。
"两年后。"林晓抱了抱女儿,"等妈妈回来,给你买好多礼物。"
"我不要礼物,我要妈妈。"圆圆哭了起来。
看到女儿哭,林晓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但她还是站起来,松开了手。
"建国,圆圆就拜托你了。"她说,"她的学习资料我都整理好了,放在书桌第二个抽屉里。她每周二和周四有补习课,地址和时间都写在便签上了。她不爱吃香菜和芹菜,做饭的时候注意点。她晚上睡觉容易踹被子,要记得给她盖。她——"
"你到底走不走?"赵建国打断了她,"你要走就走,说这么多干什么?"
林晓看着他,眼神变得很冷:"好,我走。"
她拖起行李箱,走向门口。
"林晓!"赵建国叫住她,"你真的要这么狠心?"
林晓停下脚步,没有回头:"狠心?你知道什么是狠心吗?"
"你扪心自问,这八年,你为这个家做过什么?"她转过身,"每天早上谁起来做早饭?谁送孩子上学?谁下班回来做晚饭?谁洗衣服收拾房间?谁陪孩子写作业?谁半夜起来给孩子盖被子?"
赵建国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你每次都说工作忙,应酬多,回来就是躺沙发上打游戏。"林晓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也上班,我也累,但我有抱怨过吗?"
"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赚钱?"赵建国反驳。
"赚钱?我的工资比你少吗?"林晓冷笑,"我一个月一万二,你一个月一万五。差三千块钱,你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
周秀芳在旁边插话:"晓晓,你这是在跟建国算账吗?夫妻之间怎么能这样?"
"妈,您说得对,夫妻之间不该算账。"林晓看向婆婆,"但是有些账,不算不行。"
"我这八年,工作没落下,家务没落下,孩子没落下。我一个人顶三个人用。"她说,"现在您来了,说我这不行那不行。行,那您来做。我倒要看看,您能做得多好。"
"你这是什么态度?"周秀芳气得发抖,"我是你长辈!"
"长辈就可以随便指责别人吗?长辈就可以不讲理吗?"林晓说,"您从来的第一天就开始挑剔,说我做的饭不好吃,说我教育孩子不行,说我这不会那不会。行啊,那现在您来,您来做给我看看。"
"你——你这是不孝!"周秀芳指着林晓。
"不孝?"林晓笑了,"我孝不孝,建国心里清楚。这些年每年过年过节,我给您买多少东西?您生病住院,我请假去照顾您。我哪一点不孝了?"
"但我不是您儿子,我只是您儿媳妇。我尊重您,但我也有我的底线。"
周秀芳没想到这个一直温和的儿媳妇,突然变得这么强硬,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建国走过来:"晓晓,你冷静一点。有话好好说。"
"我很冷静。"林晓说,"比这八年任何时候都冷静。"
"那你告诉我,你到底想怎么样?"赵建国问。
"我已经说了,我要去进修。"林晓说,"两年后我回来,如果你们还需要我,我就回来。如果不需要,那就算了。"
"什么叫算了?"赵建国抓住重点。
"就是字面意思。"林晓平静地说,"两年时间,够你想清楚很多事了。也够我想清楚,这段婚姻还值不值得继续。"
这话一出,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赵建国愣住了:"你是在威胁我?"
"不是威胁,是陈述事实。"林晓说,"我已经累了八年,再累下去,我会崩溃的。我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
"那你为什么偏偏选在我妈来的时候走?"赵建国问。
"因为正好。"林晓说,"你不是一直说要孝顺你妈吗?现在机会来了。没有我在中间挡着,你可以尽情孝顺了。"
"你疯了。"赵建国说。
"可能吧。"林晓耸耸肩,"反正,我今天必须走。飞机十点半,现在已经七点了。"
她再次拖起行李箱。
![]()
"妈妈!"圆圆冲过来,抱住林晓的腿。
林晓蹲下来,抱紧女儿:"宝贝,等妈妈。妈妈很快就回来。"
"我不要你走。"圆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林晓的眼眶也红了,但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她亲了亲女儿的额头,然后站起来,把孩子推向赵建国。
"照顾好她。"她说。
赵建国接住女儿,看着妻子。他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晓走到门口,手放在门把手上。
"对了。"她突然转过身,"还有件事忘了说。"
赵建国和周秀芳同时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