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和我的黄金项链、手链、手镯都送到首饰店清洗过,能不能也被暗箱操作了呢?”大连市民陈佳在看到最近“洗金手镯,竟被洗掉5克黄金”的相关报道后,心里泛起了嘀咕,“现在少1克,可是相当于被‘偷’了千八百块钱呢!”陈佳说。
陈佳的担心是不少人在黄金保养中遇到的困惑,这些“看不见的重量变化”“隐藏的隐患”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揭开谜团。
![]()
“目前行业内对‘正常损耗’和‘恶意偷金’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标准,但可通过重量对比和饰品状态判断。”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珠宝检测中心主任宋毅介绍说,首先要明确,正规清洗本身不会造成黄金损耗,清洗前后出现重量差异是因为清洗过程中将饰品表面和内部的污渍清洗掉了,重量差异要看黄金饰品的具体款式以及附着污渍的多少。款式比较复杂、附着污渍较多重量差异比较大,款式简单、附着污渍较少重量差异比较小。
清洗时黄金克重不会因为款式原因发生明显变化,即使是磨砂表层(如古法黄金等)也不会因为清洗而产生明显损耗。就算消费者用牙膏打磨清洗,对于表面光滑度比较高的饰品可能产生划痕、降低亮度,但是不至于造成重量损耗。
饰品的污垢来源广泛,日常佩戴中,黄金会接触汗液、化妆品残留、洗涤剂成分,长期积累会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薄膜,复杂款式(如镂空、花丝工艺)的饰品还会藏入皮脂、灰尘。黄金饰品的正常损耗是在佩戴过程中的磨损造成的。若清洗后饰品表面出现花纹模糊、边缘变钝等情况,就需警惕有被“恶意偷金”的可能。
正规清洗应该用啥方法?咋避免“王水”陷阱呢?“黄金饰品一般用超声波清洗,污渍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火烧的方式去除一部分污渍后再进行超声波清洗。”宋毅解释,这种方式能有效剥离污垢,且不会损伤黄金本身。“王水”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刺激性气味,性质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黄色,消费者可以观察清洗液的颜色变化,如果清洗液变色或有异味,应立即停止清洗并要求称重。
针对网传的“用高频超声波震落金屑”“氰化钠溶液剥离黄金” 等偷金说法,宋毅表示,高频超声波震落金屑和氰化钠溶液剥离表层黄金现象可能发生,但是这两种方法难度大且短时间不会造成克重明显减少,“我们实验室做过实验,日常饰品上脱落的金屑放在千分之一的天平上,天平不会发生度数变化,也就是说金屑的重量不到0.001克,用这种方式‘偷金’基本无利可图;氰化钠与黄金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75um(微米)细度的金颗粒需要10多个小时才能全部溶解,首饰清洗过程一般10分钟左右,溶解不了多少。”
黄金饰品如何能保值、清洗安全?珠宝行业专业人士建议:避免不同饰品混合佩戴,黄金比较软,混合佩戴容易造成划伤;尽量避免含汞化妆品,汞渗入黄金会形成白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找专业首饰维修店处理;购买黄金时现场复称,保留好购买凭证,每次清洗后可以与购买凭证上的重量比较,一般相差超过0.02克时,及时提出异议。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