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全运会女子45公斤级举重赛场,19岁福建小将徐璐莹的第三次试举,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她要挑战的86公斤,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9倍,提铃上举的瞬间,右手突然失控,杠铃向右后方狠狠砸落,先擦过肩膀,再从后背滑向颈部,重重撞在保护台上,徐璐莹惨叫一声趴在地上,右手肘部明显变形。
现场观众惊呼一片,裁判立刻终止比赛,医疗团队火速进场,可镜头扫向教练席时,让人寒心的一幕发生了。
教练丁建军先是眉头紧锁、嘴角下撇,满脸写着遗憾与不耐烦,连半步都没往前挪,几秒钟后竟直接扭身走向后台,全程没看倒地的弟子一眼。
这段视频当晚就冲上热搜,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可是朝夕相处的师徒,运动员生死未卜,教练眼里只剩没拿到的成绩?
不过后续反转来了:
徐璐莹凌晨发视频报平安,说自己只是肘部韧带拉伤,肩颈没事,还为教练辩解当时他是去呼叫医疗团队,受伤后第一时间带我去了医院,他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清楚。
完整视频也显示,教练离开30秒后就带着医护人员返回,福建省体育局也发布通报,称丁建军情绪管理不当,已对其批评教育。
可网友们不买账:就算是去叫人,那一瞬间的冷漠表情骗不了人,难道在成绩面前,运动员的安危就这么不值一提?
![]()
事件一出,评论区直接分成两大阵营,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教练和反对取消举重的网友火力全开,别断章取义!徐璐莹自己都为教练发声了,全程有医疗团队保障,教练是去协调救援,不是冷漠离开。
举重是中国队的夺金大户,巴黎奥运会拿了5块金牌,凭什么取消?
不能因为一个教练的情绪问题否定整个项目,还有业内人士补充,赛场有规定,非本队人员不能随便进保护区,山东跳水教练冲进去救人都算违规,只是裁判没处罚而已。
反对方的吐槽却扎心又现实,就算是叫医护,那第一眼的不耐烦藏不住,运动员倒地,正常人第一反应是冲过去,他却先摆臭脸,心里分明只在乎成绩。
举重就该取消,国际举联统计每千名选手就有21次急性损伤,七成是肘、腕、腰椎伤,年纪轻轻就一身病。
更有人翻出残酷现实,这项目根本养活不了运动员,奥运冠军才力退役后月薪1200元,33岁就穷困病逝,女儿还得众筹治病,运动员拼了半条命,最后落得啥下场?
有人质疑教练考核只看金牌数,年底奖金翻倍全靠成绩,谁还在乎运动员健康呢?
也有人反驳,不能一竿子打死,大部分教练还是真心为弟子好,徐璐莹之前也说教练对她严格又负责。
![]()
梳理完这场闹剧,再看看那些相似的案例,更让人五味杂陈。
同样是全运会意外,山东跳水教练看到天津队队员要撞池壁,不顾违规跨越十米冲过去护人,这一伸手让网友泪目,而徐璐莹倒地时,教练的转身背影,成了鲜明对比。
更让人揪心的是举重运动员的命运,除了才力,还有无数小将训练时手腕缠满肌贴,深夜偷偷冰敷,却连参赛机会都寥寥无几,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枯燥的训练,受伤了也只能硬扛。
有人说举重是为国争光的项目”,可巴黎奥运会中国队拿5块金牌的背后,是运动员一身的伤病和退役后的窘迫。
对比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举重观赏性差、商业价值低,全靠扶持,运动员退役后很难转型,收入微薄。
就像网友说的,如果不是为了谋生,谁愿意让孩子去练举重?砸断胳膊腿换一块金牌,最后连糊口都难。
这场事件暴露的,何止是一个教练的情绪问题,更是竞技体育里成绩至上的逻辑。
训练馆墙上贴满冲击金牌的标语,却没写保护运动员安全”,教练考核看奖金和积分,却不考运动员倒地时该怎么做。
徐璐莹是幸运的,只是韧带拉伤,可那些被杠铃砸伤脊柱、摔断胳膊的运动员,又该向谁哭诉?
说到底,网友愤怒的从来不是教练没第一时间冲过去,而是成绩比人命重要、
争议的也不是举重该不该取消,而是运动员的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19岁的徐璐莹还能康复,可那些被伤病毁掉的运动员,再也回不到赛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