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根甜玉米的振兴密码

0
分享至



“你看这速冻隧道,玉米经高温蒸煮后直接送进来,零下42摄氏度锁住鲜味,就算运到千里之外的南方餐桌,吃起来还跟刚摘的一样糯!”山西晋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伟指着流水线,语气里满是自豪。在李伟看来,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把企业发展得更好”“把带农增收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据介绍,今年以来,晋宝农业在方山县马坊镇、积翠镇建成3000亩甜糯玉米种植基地,配套2000万穗鲜食玉米加工速冻生产线和3个总库容11400立方米的冷库,真正实现“订单化生产、工厂化管理、标准化种植、产加销一体化运营”。

“从采摘、运输、加工到储存,全程不超过3小时!”李伟说,今年晋宝公司联合农户打造了2000亩新品种示范基地,新增3台茎穗双收机,实现“一条龙作业”,让“鲜”成为方山甜玉米打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每亩玉米能产2吨秸秆饲料,全年总产量可达1.3万吨到1.38万吨,够4500到5000头牛吃一整年!”北京理工大学驻胡堡村第一书记陈飞算起生态账,满脸欣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既让产业链条更完整,更精准呼应了四中全会“发展绿色农业”的要求。

“这是‘科技兴农’,更是‘生态兴农’,秸秆不再是负担,反倒成了香饽饽。”陈飞说。

“以前种玉米靠天吃饭,怕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定心丸’,一亩地能比种普通玉米多赚三四百块!四中全会指出,要‘守牢防返贫底线’,咱胡堡村的底气,就来自这‘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胡堡村党支部书记张润平拿着一份种植收购协议,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村里300多户农户都和晋宝农业签了约,企业统一提供优质种子、上门技术指导,还承诺托底回收,这份协议给村民彻底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00后到村工作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助理肖舒宁接过话头说,她和驻村工作队每天奔忙在田间地头与车间厂房,把技术送到田间、把岗位送到家门口。“现在村里100多人在加工厂上班,李小芳大姐干了三年多,每月能挣3000多块,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比外出打工踏实,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陈飞补充道:“胡堡甜玉米已经成了方山‘一方粮川’公共品牌的新成员,下一步还要跟着晋宝农业开拓南方市场,把小玉米做成大产业,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这就是我们践行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夕阳西下,加工车间的灯光点亮了胡堡村的冬日。满载冻鲜玉米的货车缓缓驶出,车灯划破暮色,驶向远方。车间里,工人们仍在忙碌,分拣、包装、入库,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十足干劲。

“2026年,我们要实现产量翻番!”李伟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根甜糯玉米,串起了产业链,鼓起了钱袋子,暖了百姓心,一颗颗甜玉米凝聚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初心,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记者 张娟娟 通讯员 肖继旺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incentive-icons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权威发布 关注民生
163188文章数 244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