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普惠金融正告别“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步入“精准滴灌”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普惠金融信贷规模突破34万亿元,服务覆盖超6100万市场主体,首贷户占比从2020年的35%跃升至67%,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金融机构以科技为翼、以信用为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不懈探索。其中,中信百信银行凭借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从数据信用到实体信心”的数字普惠之路,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温暖温度。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无数小微企业主用热爱与坚守书写着创业故事,却也常被资金短缺这道“坎”拦住前行的脚步。北京朝阳区徽忆餐厅老板陶勇,为追寻徽菜梦想从安徽来到北京,客源波动、成本上涨的压力如影随形,资金短缺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三里屯“塔挞”甜品店创始人叶上珠,用心打磨每一枚蛋挞,却在品牌转型关键期陷入资金周转困境;快消电商创业者郭大永,两年内打造3个自有品牌并稳居快手细分品类榜首,旺季备货时却因现金流断裂面临订单违约风险。这些创业者对事业满怀信心,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财务数据不完整等问题,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的支持。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关键在于重构信用评估体系。中信百信银行深刻意识到,数字时代的信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固定资产抵押,企业的经营数据、交易流水、市场口碑等无形信息,同样是反映其真实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认知,银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科技、数据、模型的多领域联动融合,打造了一套全新的信用评估与服务体系,让“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资金”,为小微企业打开了融资大门。
在产品创新层面,中信百信银行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针对初创企业“缺抵押、成本高”的痛点,银行深度打通与政府的合作链路,推出政府贴息50%、利率低至1.75%的“创业担保贷”,为陶勇、叶上珠等初创者提供“雪中送炭”的资金支持;面对小微企业“旺季备货急、淡季资金闲”的经营特点,打造无抵押、下款快的“生意贷”,通过多维度整合企业动态经营数据,构建标准化数据资产与全息用户画像,实现“零跑腿、快到账”,有效满足企业“用款短、频次高、需求急”的周转需求。郭大永正是通过“生意贷”快速获得资金,化解了旺季现金流危机,也开启了与银行的长期合作。
为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中信百信银行在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工作事务中心的指导下,携手新华网共同发起“看见一百个信心的朝向”公益推广计划。该计划创新采用“政府指导+金融助力+媒体传播”的三方协同模式,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政策输出、资源对接、市场指导、品牌引流等全方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输血”与“造血”的双轮驱动。通过这一计划,更多小微企业的创业故事被看见,创业信心得到提振,也让数字普惠金融的温度传递到更多角落。
技术赋能是数字普惠的核心竞争力。中信百信银行始终将科技研发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推出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百链系统”,以数字信用重塑金融评估体系;启动“用户魔方”项目,借助先进数据治理体系与AI引擎分析,大幅提升中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效率,审批速度较传统模式提升65%。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百信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27.03亿元,较年初增长39.58%,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数字技术持续赋能的成果,更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的生动体现。
放眼整个金融行业,数字普惠的浪潮正不断向前推进。从部分银行以“融E链”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化”转型,到有的银行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等无抵押模式定制服务方案,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跳出“重抵押、轻信用”的传统思维,以数据驱动信用构建,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而中信百信银行的实践,正是这股浪潮中的典型代表,其不仅实现了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完成了从“提供贷款”到“综合赋能”的逻辑升维,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普惠金融则是滋养小微企业成长的“甘霖”。中信百信银行的数字普惠之路,不仅用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服务壁垒,用信用点亮了小微企业的创业信心,更通过综合赋能助力实体经济焕发新活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与金融生态的持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加入数字普惠的行列,以更创新的模式、更优质的服务,为小微企业保驾护航,让每一份坚守与信心都能收获成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