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社交平台,的话题总能引发上万条争论。有人晒出小区垃圾堆积多日无人清的照片,怒喊“物业除了收费啥也不会”;也有人经历过物业撤场后电梯停运、安保缺位的混乱,坦言“没物业的日子更糟”。这场热议的核心,从来不是“要不要物业”,而是“要什么样的物业”——毕竟没人愿意为劣质服务买单,也没人想让自己的家园变成“失管孤岛”。
![]()
物业让人忍无可忍的乱象,早已不是个例。住建部2025年第三季度通报显示,全国物业投诉总量达18.7万件,近四成涉及违法违规。业主最头疼的,莫过于“缴费不明不白”:长沙有业主装修时,物业原本要收800元拆墙费,按新规核算后仅需320元,多收的钱纯属违规加价;更让人膈应的是公共收益“被消失”,电梯广告、快递柜入驻费、公共车位租金本归全体业主,可很多物业从不公示,郑州某小区甚至被查出5年侵占37万元公共收益。
服务缺位更让人心寒。沧州通报显示,卫生打扫、秩序维护、服务态度三类投诉占比近八成,有的小区电梯坏了好几天没人修,楼道灯灭了无人管,外来人员随便进出;更有甚者,物业把“断水断电”当催缴物业费的手段,江苏一业主就因前业主欠费被停水电5个月,法院最终判定物业侵权赔偿。杭州临平某小区更是陷入“服务差—拒缴费—更差服务”的死循环,物业因1200万物业费欠缴宣布撤场,留下上万业主面临生活保障真空。
可真要取消物业,问题也随之而来。业主自治听着美好,现实却骨感。重庆一小区赶走物业后,业主们没人愿意出钱出力,楼下垃圾堆成山;西安和平花园自治时,业委会明知消防设施瘫痪却不修复,最终引发火灾造成四人死亡。更关键的是,大型小区动辄几千户,要达到“双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法定比例都难,业委会成立堪比“西天取经”,即便成立了,也可能出现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的问题,南京就有业委会主任虚报工程量,套取数百万元维修资金被刑拘。
其实,202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新政早已给出答案:不是取消物业,而是用规则把物业“管到位”。现在,物业费不能随便涨,必须经业主大会同意,超标准收费最高可罚200万元;公共收益要单独建账,每半年公示一次,郑州、江西等地已实现专户管理,有的小区还能用这笔钱给业主发米面油;服务差也能直接换,宁乡的“红黑榜”让优质物业优先接单,连续黑榜的直接吊销资质,陕西西咸新区某物业就因电梯长期不维保被列入黑榜,最终被业主成功更换。
对业主来说,维权也不用再单打独斗。遇到物业断水断电、拒不公示账目,可直接找街道办或打12315投诉;成立业委会也变容易了,向街道办提交申请就会得到指导,杭州某小区仅用2个月就完成选举,还追回了23万元被侵占的公共收益。但也要明白,拒缴物业费不是解决办法,只会让物业压缩成本、服务更差,最终损害的是全体业主的利益。
小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物业费是维持运转的“血液”,物业是提供服务的“管家”。这场争论的终点,从来不是“取消物业”,而是让物业回归服务本质——收费透明、服务到位、权责清晰;也让业主学会理性维权、积极参与自治。当物业守规矩、业委会尽责任、业主懂配合,才能打破恶性循环,让居住环境真正让人安心。毕竟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没有物业”,而是一个“靠谱的物业”,一个能让人住得舒心的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