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GDP榜首,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7万亿元新台阶,拥有34个千亿级别产业集群,更培育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苏州“中国最强地级市”“全球最强工业城”的名号,从来不是空谈。
产业集群既依赖城市的前瞻视野,更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一所与苏州共生共长的百年学府,早已将自身发展深度嵌入城市产业脉络,它就是苏州大学。
![]()
苏州聚焦“1030”产业体系后,紧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材料等前沿领域,苏州大学随之精准调整学科布局:新增数字经济、纳米材料与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专业,开设“工商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让学生从入学起就站在产业需求的风口。
更灵活的是,苏州大学学生可100%申请辅修专业,转专业不挂科即可100%申请转出,32个院校专业组能实现100%志愿满足,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发展自主权。
这种“学科跟着产业走”的设置,让苏州大学的放射医学、智能测控工程等多个专业跻身全国前列,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更给苏州大学学生带来了不可替代的实践机会。
密集的企业资源与苏州大学形成了“高校智库+企业平台”的协同模式,仅未来校区就与亨通集团、迈为科技等企业共建40余个创新联合体,构建起360余个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和14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学生无需远赴他乡寻找实习机会,在苏州本地就能参与真实项目,在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参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这种“课题即项目、论文即方案”的实践模式,让苏州大学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了行业经验,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
实践机会的充足,进一步夯实了苏州大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苏大2024届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93.81%,其中5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近八成扎根长三角,近七成集中在江苏省内,而超四成毕业生直接进入城市重点产业,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生力量,就业质量与发展前景清晰可见。
从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再到实践平台扎根企业一线,苏州大学将苏州“最强工业城”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切实保障。这样一所能让学生与城市同频成长、精准对接优质资源的高校,无疑是值得优先选择的升学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