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早已从“能上岗”升级为“快上手、懂技术、善创新”。
因此,如何避开“学非所用”的陷阱,找到一所能将课堂与生产线无缝衔接的院校,成为择校时的核心考量。
而在山东,有这样一所职校,通过深度对接产业的人才标准模式,让学生在这场“技能与岗位”的匹配中占据主动,这就是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
这所院校不仅将企业的生产标准、技术需求直接融入教学环节,更凭借真实场景的实训、定制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职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毕业即失业”的焦虑。
在这里,实训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是直接对接职场的预演:在与京东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618”“双十一”等大型电商项目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2024年在校生参与实现的服务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
这样的实战经历不仅能让学生在简历中脱颖而出,更能让他们在入职后快速适应工作节奏,无需经历漫长的学徒期。
![]()
除了实训中的实战体验,定制化的培养方案更让学生的就业路径提前清晰。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与理想汽车共建的订单班,学生毕业前即被“预定一空”,起薪普遍高于6000元;与万华化学的合作中,多位优秀毕业生荣获“万华工匠”称号,成为核心技术岗位的储备力量。
这种“上学即上岗,毕业即胜任”的模式,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更低的就业试错成本,无需在毕业后盲目投递简历,也不必担心“所学用不上”,从入学起就明确职业方向,甚至提前锁定优质岗位。
部分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一毕业年收入可达14万元,不仅超越不少同类高校毕业生,更让学生的职业起点有了坚实保障。
![]()
对学生而言,就业质量的背后,是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对“技能与成长”的双重保障。该校构建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将岗位标准、课程内容、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考取行业认可的职业证书;而86%的“双师型”教师占比,意味着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课本理论,还有教师从产业一线带来的最新技术案例与实践经验。
更关键的是,2025年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山东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后,打破了高职教育止步专科的“天花板”,学生无需通过专升本考试,就能在本校实现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的系统化培养,为未来的职业晋升与学历提升提供了更顺畅的通道。
![]()
对于学生来说,择校的重点在于能够获得一条一帆风顺的发展坦途,而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无疑为学生搭建起了一条从课堂到职场的快速通道。在这里,学生学到的每一项技能都能对应岗位需求,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就业资本,而这,正是当下职业教育中最珍贵的学生受益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