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问,我是北京本地人,已婚,目前和父母一起住在丰台西罗园,60平老房两居。孩子刚出生,家里实在住不下了,虽然只多了一个孩子,但这已经多出至少上百件的东西,家里都转不开磨了,连亲戚来看孩子都几乎没地方待。所以我们迫切想买套大点的房子,用现在的置换也行,总价控制在500万之内,我们能有100多万,不卖房的话就全贷款,每个月还1.5万为上限。卖房的话就尽量少贷或全款了,这样压力小。
目前两个想法,一是在西罗园本地或杨桥置换,这样添钱少,完全不用贷款,400多万的小三居有的是,而且我们也都熟悉了本地生活。但劣势就是仍然是老房,除了面积之外没有提升,而且学区也不行,有可能孩子上学时又得折腾。
二个想法是置换到大兴四号线沿线,这样能买到100平以上的大三居,商品房,但这就必须贷款了,看了几套都合适的要500万以上。但纠结的是同样没有学区,将来如果在东西城买占坑儿房的话通勤接送会更远,我工作在国贸附近,老婆在团结湖。也想过在朝阳买房,但价格高还是老房还没有学区,所以放弃了。请帮着分析一下,怎么做符合我们的具体情况。
A:
1、我没太理解,您两口子既然工作在国贸和团结湖,那为什么非得买4号线的啊?东边不是有5号+亦庄线的吗?这通勤是不是还更方便点儿啊?
2、我不太建议还在本地置换,不是说房子和配套不好,而是从价格走势角度来说这边儿不太强。西罗园是北京第二批商品房的三个板块之一,当年均价1700,略低于东直门外十字坡的1900,但高于广外红莲的1600。现在十字坡均价10万+,剔除学区溢价也得8万左右。红莲的8/9万吧,剔除溢价接近7万,反正肯定高于西罗园的5万均价。
所以如果是自住为主,那在本地置换没问题,配套齐全离核心区近,居住的性价比高。但其他方面都不算优势,既不算多好的学区,价格走势也不强,将来如果换学区房的话至少占不到便宜。
3、换到大兴四号沿线,如果是保值好的商品房,那单价和西罗园没区别,甚至更贵,因为这些小区基本跟随大盘。通勤和接送就看自己的感受了,这外人不好建议。学区看哪所学校吧,大兴在郊区不算弱,只是和东西海相比不算强。
4、我要建议看看亦庄吧,以河西为主。学区不错溢价不高,环境配套和产业都很强。当然商品房都挺贵的,动辄7万+,但当地安置房相对合适,4万多的有的是。另外也可以看河西北边的中信新城等小区,这里现在不算亦庄学区,没有溢价,单价5万多。毕竟您家孩子刚出生,等上学还6年呢,到时候大概率并入亦庄学区,那就算占便宜了,不并入的话也不吃亏。
仅供参考。
二
Q:
请问,八达岭孔雀城如果是单价在3000以下可以考虑吗?带普通装修的,可以直接配家具入住。电梯顶层,但仔细看过了没有漏水的迹象。不为投资,自住避暑为主。
A:
1、如果是纯自住的话那就是消费为主了,凭个人的喜好就行。反正也肯定不算贵,3000块钱以开发商来说基本就是成本价,土地都是白送的,何况还带装修呢,肯定是不吃亏。
2、不过也考虑好,既然是顶层,那就是流动性弱。虽然现在不漏水,但既然您关注了,将来出手时的买家也会关注,年头越长人家越担心。所以确定是长期自住再买,否则出手时不好卖。
3、还有一点,我听说八达岭孔雀城的水电还没全部移交,一部分还都是临时的,所以有停水停电的时候。问清楚吧,避免麻烦。
4、不过多说一句,您说是以“避暑为主”的,那八达岭孔雀城肯定是比北京市区凉快,但也不太算适合避暑的。因为避暑城市有个普遍标准,就是海拔要在1000米以上的,毕竟每增加100米海拔,气温降低0.6摄氏度,1000米是6度才算降温明显。孔雀城应该是几百米,500米左右吧,避暑的意义不算太大。
这看看承德吧,虽然号称避暑胜地,但海拔好像也就是500米左右,所以没凉快太多,满城都是空调。还有张家口市区,海拔800米,各小区的空调也不少,至少得一半家庭安了吧。
而到了大同和张家口的张北沽源等地,海拔至少1000起步,甚至1500米,基本就很少有安空调的了。
所以如果您是为了避暑为主,我估计到夏天还是得安空调,未必比北京市区凉快的太多。
5、总之如果确定是自住那就看自己喜好,3000块带装修怎么说都不贵,前些年能卖8000左右呢。但一是考察好基础设施的稳定供应,二是考虑好避暑的效果。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我有购房资格好几年了,但一直没买房,主要是职业原因,近几年每年至少八个月在外地出差,即便在北京也是住酒店或借住朋友家,所以感觉买房没必要,何况房价还在下跌。
现在我是这么考虑的,年纪越来越大需要安定下来,以后如果在北京稳定工作了就尽量减少出差,那就买房。
或者是如果能买到一套能稳定保值升值的房子(预算300万),也可以先买下来,如果没有就先再等等了。因为我目前还没确定在北京长期工作与定居,也暂时没有结婚要孩子的想法。
A:
1、那就先别买了呗。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买来住不上那不是就浪费了吗?就算是租出去,如果不在北京定居的话,那打理起来也挺麻烦的,让中介代理的话又被扣掉至少一个月的费用,相当于收益减少,我觉得既没必要也不划算。
2、所以我建议是先别琢磨房子的规划了,还是先考虑人生或职业规划吧。是否结婚生子,是否确定在北京工作生活?或者是选择哪座城市?都考虑清楚并开始实施后再说房子也不晚。
3、再者,也没人敢保证一定能保值升值的房子,市场波动是永远存在的。就算说现在是房价低谷,买了房涨了,但过几年万一又经济危机导致房价下跌呢?所以就算您确定在北京买房了,要想买到这种房也至少不容易吧,几乎相当于捡漏儿。
4、总之我建议再多考虑一下吧,结婚,工作和房子都是人生大事,先考虑好前两项再说吧。反正现在房价也不涨,甭着急。
仅供参考。
四
Q:
请问,我想咨询开间的保值问题,我是2006年买的丰台新发地银地家园的开间,59平45万,当时比一居室还贵呢,因为当时觉得能自己打隔断设计户型。
这房我们就结婚住了三年就出租了,装修是肯定毁了但也无所谓,关键是这价格,现在3万多一平已经不如一居室高了,租金也才3000多,也不如差不多面积的三居室。所以我有些想不通这是为什么?还有必要留着吗?
A:
1、2006年,那会儿是人口高峰期的80后们涌入大城市的年代,而且当时年轻人的收入折算下来比现在要高,再加上都追求个性和独立空间,所以那会儿的开间很流行。
但那个年代过去了,这些年再进入大城市的年轻人减少,收入的购买力也降低。而早期来到北京的又都成长到面临结婚生子的过日子阶段了,那这开间就不如标准一居室方便了呗。
我也曾经买过开间,但2014年的时候就给换掉了,就因为发现价格走弱,那就算租金收益高也没什么意思了,是用涨的慢换来的。
2、而且您这套还是开间里的大户型,快60平了,老小区的话能买个小两居了。而这只是个开间,只适合单身或没孩子的,也就是利用率不高,所以就更影响了价格与租金。建议以后要买开间尽量买40平以下的,越小越好,至少租金收益是相对划算的。
标准一居室的话也尽量买50平以下的,45平的更好。两居室则是尽量在80平之内,70平全南的才更好呢。反正就是普宅尽量买紧凑型的,利用率高,豪宅才买大户型呢。
3、留不留着的看自己了,反正我是给换掉了,我那还是40平的呢。要不您计算一下置换的税费成本吧,然后跟租金收益对比一下,看值不值得?
仅供参考。
五
Q:
请问,我也是在环球影城买的房,东亚印象台湖,也是跌了,但我买的早没跌,只是完全没感觉到利好,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现在一直出租,租金3200,要卖的话200多万,78平三居,折合不到3万一平,可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是2.6万,这么多年感觉投资了个寂寞,还有必要留着吗?
A:
1、留着呗,否则如果套现了200多万,假定220万吧,存银行按五大行最高利息五年期1.5%计算,每年才收3.3万。而您这一年收租金38400呢,减去每年每平5块钱的物业费+取暖费4000,再减点儿空置期的话跟银行收益差不多,那何必折腾呢?
另外我觉得您是不是租便宜了?每平米每个月才40块钱,偏低了,50块钱差不多。如果每个月能多租几百块钱,那收益率就超过银行利息了,为什么要卖?
2、但这看自己吧,如果有更稳妥+高息的理财渠道就卖,没有的话那就先留着,反正收租金也不吃亏。
3、没感觉到利好,主要是当时开发商已经把环球影城的价值给透支了,也就是人家把溢价赚走了大部分,您接盘后自然不挣钱了。
毕竟这种大规划不是秘密,您想到了,我们开发商更是早就做了无数版本的财务测算呢。早就算清楚这种公园能创造的溢价,以及买房人能接受的程度,这才能精准赚钱,不会轻易把利润留给买房人的。
4、简单就这情况吧,再多的我不愿多说。只是提醒以后别追这种“伪配套”的概念了,不是说不能赚钱,而是既然是伪配套,那大多都是短期利好,很难长期维持溢价。尤其是新房,您很难算过我们开发商的。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