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
“早打早安心,这个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性生活之前打最好”,全国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的政策传开后,不少家长觉得“福利不错”,纷纷转发给家人,直言“孩子满了13岁就带着去打”。不过,也有部分家长持观望态度,“有些犹豫,孩子年龄还小,担心疫苗的副作用,想再看看其他孩子接种后的反应。”
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为适龄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够阻断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有效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11月10日起,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各地将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这一政策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
13岁接种HPV疫苗:安全高效
“13周岁女孩大多尚未暴露于HPV感染风险中,此时接种疫苗可最大程度避免后续HPV相关型别感染,从根本上阻断宫颈癌发生的起始环节。”针对HPV疫苗核心接种年龄的设定依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魏丽惠给出了明确解读。
魏丽惠介绍,疫苗接种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全球数据及中国临床数据均显示,小年龄组(含13周岁)接种HPV疫苗,阳转率与大年龄组保持一致,但接种2剂次后,抗体免疫原性可达到成人的1.5~2倍,能形成更强、更持久的免疫保护。”
“从接种可行性与资源效率来看,针对中国人群的免疫调节实验已证实,15岁以下女孩接种2剂次HPV疫苗完全可行。”魏丽惠指出,13周岁恰好处于该区间内,既避开了小学生阶段的低龄管理难题,也避免了初三升学压力对疫苗接种的干扰,能更高效地集中医疗资源,确保接种率与接种效果。
“国外已有成功案例。”魏丽惠提到,瑞典自2006年起便推行小年龄组HPV疫苗接种计划,160万人规模的大样本数据显示,接种疫苗的女孩成年后宫颈癌发生率降低85%~88%,“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13周岁左右接种HPV疫苗的长期防护意义。”
国产双价疫苗:兼顾防护效果与普惠性
有家长对疫苗种类提出疑问:“听说有二价、四价、九价之分,免费的双价疫苗防护效果够不够?”这类顾虑也反映出部分家庭对疫苗知识的了解仍需加深。
“疫苗方面,国家选择了国产双价疫苗,核心依据在于其对宫颈癌的核心防护价值。”魏丽惠介绍,双价HPV疫苗可预防导致约70%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能覆盖大部分宫颈癌致病风险,在防控效果上可满足公共卫生层面的核心需求。
“同时,相较于其他价位疫苗,双价HPV疫苗在成本效益上更具优势,能在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下,让更多女孩获得保护,尤其适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兼顾了防护效果与政策的可及性、普惠性。”魏丽惠表示。
已经自费接种过HPV疫苗的女孩,是否需要重复接种?对此,魏丽惠指出,现有数据显示一般接种10年以上仍有足够抗体,不必重复接种,同时,她强调要“疫苗接种+定期筛查”相结合——“即便接种疫苗,成年后仍需坚持定期宫颈癌筛查,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宫颈癌防控目标。”
政策护航+多方联动:全国HPV接种保障落地见效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启动13周岁女生HPV疫苗免疫接种计划,这是大家多年的心愿。”魏丽惠表示,这一政策为从源头上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奠定了关键基础,对推进我国消除宫颈癌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0部门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要求各地促进HPV疫苗接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出台政策,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8个省份通过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等方式,为适龄女童免费接种疫苗,每年惠及约500万女童。
新政策落地后,魏丽惠建议,要强化接种全流程管理,夯实健康教育,建立应急保障机制,“还要推动疾控部门、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明确各方职责,提前摸排目标人群,合理安排接种时段,减少家长与学生的时间成本,提升接种便利性与安全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