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坦桑尼亚总统大选结果出炉,现任总统萨米娅成功连任,但这个结果没换来民众欢呼,反倒让国内外一片哗然。
超高的支持率背后,是选票造假的指控、暴力镇压的传闻,还有非盟史无前例的严厉批评。
![]()
非盟罕见开炮直指大选违规
这次出面批评的非盟,态度跟平时完全不一样,作为主打成员国团结的区域组织,非盟以前很少直接对成员国的内部事务说重话。
本来以为这次也会点到为止,没想到直接发布声明,把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
非盟观察员在选举中看到了不少离谱的场景,有人拿到了多张选票,还有投票箱被提前塞满的情况。
更让人不解的是,几名观察员在计票还没结束时,就被要求离开投票站。
这些还只是选举当天的问题,选举前的操作更让人诟病。
![]()
媒体被限制发声,公民权利组织想开展选民教育,都受到了阻碍。
非盟在声明里说得很清楚,这次大选的整个过程,不符合他们倡导的民主原则,也违背了坦桑尼亚自己的国际承诺。
能让一向注重“内部和谐”的非盟如此强硬,可见这次大选的问题确实不小。
![]()
选票乱象丛生反对党遭封杀
非盟的批评不是空穴来风,这次大选的操作确实有不少说不通的地方。
萨米娅的支持率高得反常,而主要反对党的候选人,直接被禁止参选。
![]()
连参选的资格都没有,所谓的选举竞争,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公平性。
反对党直接把这次选举称作“骗局”,这个说法虽然激烈,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也不是没有道理。
选民拿到多张选票、投票箱被动手脚,这些行为直接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
![]()
选举本该是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可这样的操作下来,选举结果早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更让人无奈的是,选举前后的舆论环境也很压抑。
媒体不能自由报道,公民组织的活动被限制,民众连基本的信息获取和知情权利都难以保障。
![]()
如此看来,这样的选举过程,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民意。
暴力镇压升级医院尸横遍野
选举程序出了问题,反对声音自然压不住,可当局的处理方式,让事情彻底走向了失控。
![]()
投票日当天,抗议活动爆发,安全部队直接采取了镇压手段,非盟观察员在多个地区都听到了枪声,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控制局面,当局实施了宵禁,还切断了网络,这一下,不仅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影响。
连非盟的观察员都被困住了,无奈之下只能跑到当地人家中寻求庇护,网络中断让外界无法及时了解情况,宵禁则让城市陷入了恐慌。
![]()
随着宵禁解除、网络恢复,选举当天的血腥后果慢慢浮出水面,各大城市的医院里,挤满了枪伤患者。
达累斯萨拉姆的姆瓦尼亚马拉地区转诊医院,数十人排着队认领亲属的遗体。
市民穆琳・利莫说,一到医院就闻到了浓烈的死亡气息,太平间里堆满了用塑料布包裹的尸体,还有警用皮卡车不断运来新的遗体。
![]()
她实在受不了那股味道,只能临时去买了个口罩。
国际多方谴责民主信任受损
这样的局面,自然逃不过国际社会的眼睛,人权观察组织很快就站出来,批评了这次选举的进行方式和对示威活动的处理。
![]()
该组织的高级非洲研究员奥里姆・尼耶科表示,坦桑尼亚当局对和平抗议的系统性暴力镇压。
不仅没平息局势,还进一步破坏了选举的公信力。
尼耶科说得很有道理,政府有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不能靠牺牲公民的基本权利来实现。
![]()
集会自由和人身安全都是民众的合法权利,过度使用武力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她还呼吁,当局应该立即停止暴力,对所有暴力事件开展独立、透明的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这次大选的争议,已经不仅仅是坦桑尼亚的内部事务。
![]()
它不仅让坦桑尼亚国内的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非洲民主进程的讨论。
民主的核心是公平、公正和尊重民意,而这次大选显然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毫无疑问,这次坦桑尼亚大选留下的是一堆烂摊子。
![]()
选举的公正性遭到质疑,暴力镇压造成了人道主义危机,政府的公信力也一落千丈,想要平息风波,光靠压制和否认是没用的。
只有正视国际社会的批评,回应民众的质疑,开展真正独立、透明的调查,才能慢慢修复受损的信任。
民主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违背民意、破坏规则的行为,注定会遭到反对和谴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