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的企业,就没有一流的城市。一流的企业是城市进阶的支撑力
一家企业的雄心与一座城市的远见达成怎样的默契,才能相互成就?
南阳这座农业大城,作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力成为河南省“第三城”之时,在“十五五”规划实践中,如何发挥本土一流企业的驱动力成就城市经济竞争力,当是一个关键突破点。
放眼全国,杭州、青岛、宁德分别培育阿里巴巴、海尔与宁德时代,实践出一条一流企业成就一流城市的成功经验,或许为南阳经济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启迪意义。
一
今年初,最火的科技新闻来自一个座城市——杭州,这座“电商之都”爆出了科技“六小龙”,包括深度求索、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六家在细分科技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轰动全国。你知道吗?杭州这个原本依靠旅游业吃饭的城市,之所以超越深圳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热土,背后离不开阿里巴巴培育的科创与人才基因。
![]()
阿里的崛起成为杭州吸附全球人才的高地,而有了人才的杭州,又不断地培育新型产业,产业的聚集又带来了新的人才聚集,两者相互促进,成就了今天的科技杭州。
阿里背后的城市杭州则利用阿里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支持阿里,杭州给予阿里开放应用场景,主动利用阿里的超级资源,利用它的各种技术,把整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上升更高台阶。
如同杭州被命名为“中国电商之都”一样,青岛拥有“中国家电品牌之都”的盛誉,背后也是城市因当地一流企业的影响力而获取了城市产业品牌之荣耀、青岛同样走出是一条依靠一流企业壮大城市经济之路。
海尔一直是中国家电制造与创新浪潮的引领者。从当初的“质量零缺陷”的战略,到转型国际市场,再到实施“互联网+”战略,逐步推行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海尔一直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管理创新的标杆。
海尔不仅为青岛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加强了城市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青岛也将借助海尔的品牌效应,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制造基地。
当下,海尔因青岛而枝繁叶茂,青岛因海尔而成就城市品牌。
拥有“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的宁德市之所以快速崛起,原因无它,这里是全球超大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已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8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集群,连续8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全球超大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2025年,宁德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5000亿,背后正是因为有了宁德时代。
宁德市也谱写了一家一流企业成就一座城市品牌的产业新故事。
二
杭州、青岛与宁德三市与当地一流企业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它们的城企共生模式蕴含着怎样的经验呢?
我们来看杭州是如何支持阿里巴巴的。
在阿里的创业初期,杭州高新区为其提供了包括办公场地、税收优惠等在内的实质性支持,解决了初创企业的燃眉之急,并奉行“先发展,后规范”原则,允许试错,为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窗口期。
从城市经济战略上,政府主动拥抱互联网,推动“城市大脑”等项目与阿里合作,将城市作为企业技术的最佳试验场。杭州围绕阿里巴巴,有意识地吸引和培育了大量的电商、云计算、数字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同时,杭州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互联网人才的政策,为阿里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供给。
不难发现,杭州与阿里是一种伙伴式关系,它通过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包容的创新文化和协同的城市战略,让阿里巴巴这棵大树自然生长,并最终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数字经济雨林。
青岛与海尔的关系,书写了传统工业城市如何赋能龙头企业转型的故事。
当年,海尔张瑞敏推行“人单合一”模式,砸碎传统科层制时,青岛市政府给予了理解和默许,这种改革在传统国企背景下是难以想象的。海尔从一个小厂发展到全球巨头,其每一次扩建、建设新工业园都离不开青岛市在土地规划上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支持海尔打造海尔工业园,使其成为集研发、制造、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
青岛市政府鼓励海尔利用其品牌、供应链和资金优势,孵化、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青岛聚集,形成智能家居产业生态。
同时,青岛还还把企业战略上升为城市战略。当前,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愿景,实践者就是海尔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青岛市政府倾注资源,推动卡奥斯在本地企业中的应用,并帮助其走向全国、全球,将企业平台打造为城市的新名片。
显见,青岛与海尔是赋能型的关系。青岛为海尔的每一次艰难转身提供空间、背书和新的舞台,并将企业的平台化战略与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深度融合。
宁德与宁德时代则形成了一种城企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在宁德时代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宁德市都给予了保姆式的服务。从快速提供大规模建设用地建设湖东、湖西等巨型基地,到协调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再到落实各项税收和人才优惠政策。宁德市政府以宁德时代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链招商,吸引了近百家上下游企业(如厦钨、杉杉等)在周边落户,形成了从材料、设备到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宁德市与宁德时代一直深度捆绑,宁德时代的崛起直接改变了宁德这座城市的GDP排名、财政状况。宁德市政府将宁德时代作为城市最耀眼的名片,全力支持其打造“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城”,实现了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的高度统一。
三
从杭州与阿里的伙伴关系、青岛与海尔的赋能关系,宁德与宁德时代的共同体关系看,一流城市与一流企业的共生关系内涵不一,不过,城企共赢模式给出了一条普遍的区域城市经济发展规律:持续做大做强一流企业,是打造一流城市的一条成功法则。
南阳的一流企业是牧原,真正意义上河南本土培养出来的千亿级民企,南阳要建设区域一流城市,围绕牧原做强城市经济同样是一条可行的战略。
牧原是从南阳成长为全球农牧巨头,更是中国农牧科技高峰,它与南阳的关系是一种根脉共生的典范。南阳是牧原扎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土壤,而牧原是改变这片土壤生态,并从中生长出的参天大树。客观上讲,它要比杭州与阿里巴巴的伙伴关系更亲密,比青岛与海尔的赋能关系更笃定,比宁德与宁德时代的共同体关系更贴实。
南阳与牧原之间的关系当是一个本土企业与故乡城市之间的深厚的血脉亲情关系,血浓于水的关系。
![]()
从过往看,农业大市南阳通过成就牧原,从而将传统的生猪养殖产业培育成为现代农业的长板,打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王牌,走出了一条内陆农业大市依托本土企业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跃迁之路。
不过,也不难观察,南阳与牧原之间,城市经济品牌与一流企业品牌之间相互成就的态势仍然在滋长,但尚未走向成熟。
2021年,南阳市出台了《关于支持牧原集团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建设全国最大的生猪生产中心、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中心、全国最大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全国最大的农牧装备制造中心、全球畜牧业技术创新交流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其目标指向是南阳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生猪产业第一市,真正把南阳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生猪产业高峰。这是一个具有远见的城市经济品牌战略。
可是到了2023年,南阳的城市经济战略发生了转向。南阳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把“7+17”产业链群培育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虽然绿色食品作为当地最大的产业集群仍是该市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对于一个农业大市而言,让南阳纠结的是想做大农业产业,可是农业产业又难有财政支撑力,这样的矛盾心态,产生战略摇摆也实属正常。可是,一座城市要想从众多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决绝的勇气与胆识,具有操作性与可行性的策略是像杭州、青岛与宁德一样破釜沉舟,把城市经济品牌与一流企业品牌合二为一。
事实是农牧企业同样可以挖掘出工业潜能。牧原已经从一产向二产深度开掘,在合成生物方面,上马合成氨基酸项目,目前一期年产3万吨已投产,正推进二期,内乡已成为河南省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生命健康方面,牧原与常州千红制药合作组建了千牧制药,其中肝素钠项目一期已经投产,肠衣加工项目正在筹建,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形成“养殖—加工—原料药”的产业闭环,实现企业跨界融合。
这些工业项目告诉南阳,农牧产业链同样能够延展出高附加值的工业项目,一旦成势,成链,成群,远比南阳发展多点散发的17个产业链群更具经济效益,也更能提升南阳的城市经济实力。
一流的企业能够成就一流的城市,是市场验证的成功策略。如果一任城市战略发生偏移或摇摆,“十五五”南阳打造城市经济品牌或将错失良机。
“十四五”的南阳经济已显示缺失支撑力的事实。11月10日,南阳市新闻办介绍了“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了南阳大而全的工业特征,却难以看到南阳经济的真正脊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