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题过词的人16:国际大爱 忠魂永驻

0
分享至

1942年12月,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积劳成疾,在河北唐县溘然长逝,年仅32岁。噩耗传至延安,毛泽东同志深感痛惜,亲笔题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短短十二字,既饱含对这位异国英雄的深切缅怀,更精准定格了他为中国抗战事业铸就的不朽功勋。



柯棣华(1910—1942),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印度杰出外科医生,中印友好的伟大使者。1938年,28岁的他毅然放弃赴英国深造的机会,加入印度援华医疗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支援抗战,并特意取了带“华”字的中文名,彰显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决心 。



抵达中国后,他辗转重庆、延安,最终主动请缨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前线。1941年,他接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继承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在炮火中搭建手术台,曾在百团大战中13天内抢救伤员800余名,实施手术585例 。



他谢绝特殊照顾,与军民同甘共苦,不仅救治伤病员,还编写医学教材、用中文授课,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医疗人才。



1942年7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 。长期超负荷工作让他癫痫病频发,却始终坚守岗位,最终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临终前仍在为学生编写讲义 。



“全军失一臂助”:精准概括了柯棣华对八路军的重要价值。抗战相持阶段,根据地医疗条件极端艰苦,柯棣华的医术和奉献为前线伤员带来生机,他的离世让军队失去了一位关键的医疗支撑。




“民族失一友人”:彰显了柯棣华跨越国界的友谊分量。他远离故土,将中国的抗战视为己任,用生命诠释了国际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最真挚的异国挚友



如今,柯棣华的精神依然跨越时空,见证着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证明,大爱无国界,正义的事业总能凝聚起跨越山海的力量。这道精神光芒,将永远照亮人类守望相助、共赴危难的前行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画说历史 incentive-icons
画说历史
主要借助宣传画年画照片图片来解说历史
207文章数 1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