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左晓君一开始吸毒是因为好奇
在国外留学时
他尝试了同学给的“糖果”(摇头丸)后
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便成瘾
只是左晓君没想到
2025年1月底
他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入境
便被警方盯上了
![]()
留学在外却卖上了毒品
2019年,20岁的左晓君赴东南亚某国留学,面对未知世界的诱惑,左晓君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跃跃欲试。该国是大麻合法化的国家,一次聚会时,他未能经受住他人引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吸毒,后来发展成和他人聚众吸食K粉、摇头丸、可卡因等。由于长期吸毒成瘾,左晓君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不能支撑他按时完成学业,左晓君只能中途辍学。
左晓君并没有将这些变故告诉家人,辍学之后,左晓君没有立即回国,也没有向家人坦白或寻求帮助,而是在海外混起了日子。
左晓君与陆紫东相识于2020年4月的一次电音节上,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为了留在国外方便买毒,也为了维持住日常吸毒的开销,左晓君滑向了以贩养吸的泥潭。左晓君开始向到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和中国留学生出售毒品。
一开始,左晓君的毒品都是从陆紫东处获取的。陆紫东没有正经工作,一直在该国混日子。2023年9月,陆紫东告诉左晓君他有毒品的货源,让左晓君负责联系买家,和其一起做毒品生意,左晓君欣然答应。陆紫东主要卖“糖果”(摇头丸)、K粉和笑气(有轻微麻醉作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导致大脑缺氧,造成神经系统损伤),陆紫东会定时定量地批发一些毒品放在其租住的别墅里。
2024年初,左晓君留学时期的同学强尼向其表示自己手里也有“货”,若与左晓君两人合伙干,可以成本价“出货”给左晓君。于是从此之后,陆紫东和强尼成了左晓君的上家,陆紫东和强尼的毒品都是在当地进的货。
有了货源,左晓君便四处寻找、联系买家。左晓君在国外长期混迹电音圈,常去电音节,在那里认识了不少毒圈的人。有的玩电音的人喜欢用毒品助兴,左晓君便直接向来该国参加电音节的游客出售毒品。
为了“鱼儿”更快上钩,同时为了规避风险,左晓君并不直接在朋友圈出售毒品,而是发布了卖笑气的广告,同时加上一些带谐音的表情包暗示其还有其他各类毒品,渲染毒品给吸毒者带来致幻的效果,以及兴奋、醉酒的感觉。
![]()
串联起跨境买毒吸毒群体
由于左晓君售卖的毒品种类多,送货快捷,两年间,他累积了不少客户,成为毒友口中“靠谱”的毒品卖家。
出生于1998年的戴利,2023年时从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邵明处听说了左晓君手里有各种样式的毒品,于是在当年9月和朋友去该国旅游时,联系左晓君一次性购买了11个摇头丸。一番讨价还价后,戴利转账2800元给左晓君,并发送了酒店地址。
一个多小时后,戴利在酒店大堂和快递员交接拿到了“货”。摇头丸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封装在一盒润喉糖里,旁边还放着一包薯片。这些精心的伪装,让人从外观上很难看出是摇头丸。就这样,戴利一共购买了各类毒品7次。
另一边,2025年1月19日,参加电音节活动的游客万晓辉在邵明的推荐下,花费2240元向左晓君购买了3颗摇头丸、1包K粉和几颗“致幻蘑菇”(主要成分赛洛新,属于我国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收录物质)。为掩人耳目,陆紫东将摇头丸、K粉等毒品压在两盒水饺下面,将所有物品放置在食品包装袋中,用外卖软件将东西送到了其所居住酒店旁的一家超市旁边。
从2023年9月至2025年1月,这个由左晓君串联起来的群体跨境买毒吸毒达到30余人次,戴利、万晓辉等人利用外出旅游或者参加电音节的机会寻找毒品助兴、获取感官刺激,其中有些人甚至多次往返境外买毒吸毒。直到今年初左晓君回国探亲,在机场被民警抓住,这个买毒吸毒群体才被民警破获。
![]()
留学生贩毒被判刑
2025年1月底,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的左晓君被民警盯上,公安机关当时已经掌握了其吸毒的相关线索。之后,左晓君因吸毒被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处行政拘留十五日。
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案卷资料时,发现左晓君手机内还存有大量向他人贩卖毒品的内容,由此发现了左晓君贩毒的事实。经过徐汇区检察院立案监督,徐汇公安分局对左晓君涉嫌贩卖毒品案立案侦查。
“这伙人很狡猾且胆大,他们直接将毒品藏匿在零食里,比如薯片、罐头里,再用小塑料袋包裹,通过外卖软件将其运输至该东南亚国家的不同买家手中,由于每次消费的毒品量少,买家即买即食,警方很难查证,未留下实物证据。”在办理此案时,为了彻底查清楚左晓君的犯罪事实,徐汇区检察院重罪检察部的检察官认真梳理了线索,向公安机关列出补充侦查提纲,从5个维度全方位引导侦查、夯实证据。
“本案属于跨境毒品犯罪,犯罪有一定隐蔽性,并且收集证据难度较大,无疑属于疑难复杂案件。”办案检察官告诉《方圆》记者。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也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们跑遍全国15个省市,制作了50余份笔录。在没有实物证据的情况下,将所有电子证据固定,证实了左晓君贩毒的犯罪事实。除了左晓君外,将犯罪嫌疑人从1人追加到4人,包括负责运送毒品的强尼、上家陆紫东、居中倒卖人员邵明,打击了包括上线、中间人、发货人在内的跨境毒品犯罪全链条成员。
经查,自2023年9月至2025年1月,左晓君在境内外,向到东南亚某国旅游的中国公民出售摇头丸、K粉等毒品共计20次,非法获利数万元。
2025年2月5日,左晓君被徐汇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14日被徐汇区检察院批准逮捕。4月29日,左晓君贩卖毒品案被移送至徐汇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徐汇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庆华是此案的主办检察官,她向《方圆》记者介绍:“本案涉及30余名跨境买毒吸毒人员,年轻化、高学历,近一半有留学背景,在办理此案时,具有这样特点的赴国外买毒吸毒群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左晓君曾经是为毒品所害的学生,摇身一变又利用身在境外的便利,将毒品之殇带给出去旅游的国人。20岁的大好年华,被贩毒拖入深渊。
在看守所里,左晓君非常后悔留学时沾上毒品,也后悔走上以贩养吸这条路。左晓君说:“我一定要好好戒毒,好好服刑,跟毒品犯罪切断联系。”
2025年5月29日,徐汇区检察院以左晓君涉嫌贩卖毒品罪向徐汇区法院提起公诉。经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指定管辖,6月19日,徐汇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人左晓君因犯贩卖毒品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左晓君当庭表示自愿认罪认罚。另外,负责运送毒品的强尼、上家陆紫东、居中倒卖人员邵明均被另案处理。
案件办结后,徐汇区检察院还与徐汇公安分局及时总结经验,共同制定了《跨境无毒品实物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和审查指引》,破解跨境证据收集难的问题。
![]()
合力打击毒品犯罪
在案件办理中,有一个细节让朱庆华印象深刻:“案件中频繁交易的‘糖果’‘致幻蘑菇’等各类新型毒品实际上对人影响很大,但是不少吸毒人员对这类新型毒品的危害性始终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不会上瘾’‘危害不大’等极其危险的认知误区,更有人认为在境外吸毒不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那么,发生在境外的毒品犯罪到境内是否还要受到处罚?
办案检察官告诉《方圆》记者,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的规定,只要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根据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的,我国有管辖权,但是具有相应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予追究。同时,刑法第10条也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
为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推动禁毒工作有序开展,2025年6月24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上海市徐汇区委政法委员会、徐汇区检察院、徐汇公安分局共同举办了“共织无毒防护网 同守区域安全门”禁毒工作座谈会,及时总结此案办案经验。徐汇区检察院还通过组织大学生旁听法庭审理、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并以此案为原型,针对跨境毒品犯罪新特点、新趋势,制作了宣传视频《假面》,在徐汇区出入境管理办证大厅循环播放,在国门之内筑起一道防毒禁毒的思想防线。
视频来源:徐汇检察公众号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9月上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从留学生到毒贩》
![]()
编辑丨黄莎 王丽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方菲
通讯员丨洪萍 李慕黎
往期精彩
![]()
![]()
![]()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