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陈笑闻
11月11日,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柳林村的双柳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一座座温室大棚排列整齐,翠绿的火龙果藤蔓顺着支架蓬勃生长,紫红色的果实饱满鲜亮、挂满枝头,果皮上的绿色鳞片点缀其间,格外诱人。
![]()
“我们对火龙果品种进行了改良,全程科学管护,结出的果子颜值高、口感好,还带着自然果香,每公斤能卖到20至30元。”双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海鹏一边采摘,一边介绍。随手切开一颗,鲜红的果肉中嵌着密密麻麻的黑色籽,汁水充盈欲滴,咬上一口清甜爽口,回味悠长。
![]()
这片红火的种植基地,始于2021年双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村民闲置的菜园改造为种植大棚,构建起“种植+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目前,基地已发展火龙果种植面积8亩,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让越来越多村民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
大棚内,农户们穿梭在藤蔓间,指尖轻旋便摘下成熟的果实,欢声笑语伴着果皮与叶片摩擦的“沙沙”声回荡其间。“以前村里没啥产业,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火龙果种起来了,不仅我们能增收,不少在外打工的乡亲都打听着想回来加入呢!”村民李大哥停下手中的活,指着满棚的果实感慨道,“你看现在村里路修好了、路灯亮了,环境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
![]()
道路通、环境美,不仅让村民生活舒心,更给火龙果产业搭起了 “快车道”。周边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举着手机记录丰收美景,孩子们围着挂满果实的藤蔓好奇打量,尽情体验采摘乐趣。在党建引领下,柳林村不仅通过特色种植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修缮危桥、硬化道路、绘制墙体彩绘,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火龙果产业还带动村里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红火起来,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
![]()
如今,双柳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新路子。胡海鹏自豪地说:“我们打算建冷藏库、添置选果机,给火龙果注册专属商标,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村里还计划引进适配本地土壤气候的优质新品种和时令蔬菜,拓展四季休闲采摘项目,让这抹“火红”不仅映红田间地头,更照亮村民的致富路、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编审:孙晓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