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我叫老周,今年 52 岁,在县城开了家小建材店,干这行快二十年了,手里攒了点积蓄,日子过得不算大富大贵,但也安稳。唯一的牵挂就是女儿周晓彤,今年 25 岁,大学毕业三年,一直在外地打零工,没个稳定工作。
我和老伴总劝她回来考个编制,女孩子家有份铁饭碗,以后日子才踏实。晓彤嘴上答应着,可每次考试不是差几分进面,就是面试发挥失常,连着考了两次都没考上,我心里比她还急。
去年年底,我去税务局办业务,碰到了老同学张建军。张建军现在是县人社局的副局长,手里管着事业单位招聘的事,算是咱们这小县城里的 “实权人物”。
俩人多年没见,聊起近况,我忍不住吐槽了晓彤考编难的事,张建军拍着我肩膀说:“老周,这事你别急,以后有机会我帮你留意着。不过我家闺女张萌今年也毕业了,学的是市场营销,想进咱们县的国企,你在县里人脉广,能不能帮着搭个线?”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活络起来。张萌要进的那家国企,老总是我之前合作过的客户,姓刘,平时逢年过节我都去拜访,关系还算不错。
我赶紧说:“建军,这事包在我身上,刘总那边我去说,肯定能成。” 张建军笑得眼睛都眯了:“老周,还是你够意思,以后晓彤考编的事,我肯定上心。”
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帮张萌进国企,卖张建军一个人情,以后晓彤考编,他肯定能帮上大忙。
可我也知道,现在进国企没那么容易,就算有关系,也得 “表示表示”。我跟老伴商量,老伴有点犹豫:“老周,这得花不少钱吧?咱们攒点钱不容易,别到时候钱花了,事没办成。”
我叹口气:“为了晓彤,花点钱算什么?只要张萌能进去,张建军肯定能帮晓彤,这是互相帮忙,错不了。”
第二天,我就提着两瓶好酒去找刘总。刘总听我说明来意,捻着下巴琢磨半天:“老周,不是我不给你面子,今年国企招人卡得严,名额少,张萌专业倒是对口,但竞争的人不少啊。”
我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银行卡塞过去,里面有 10 万:“刘总,这点心意您收下,张萌是我老同学的闺女,您多费心,剩下的事我再想办法。” 刘总推辞了两下,还是收下了,说:“我试试吧,下周给你信。”
过了没几天,刘总给我打电话,说张萌的事有点麻烦,上面查得紧,得找分管国企的副县长打招呼,还得再 “打点打点”。
我一听就明白,这是要钱呢。我咬咬牙,又取了 30 万,分两次给刘总送过去。前前后后一共花了 40 万,终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刘总告诉我,张萌的入职手续办好了,年后就能去上班。
我赶紧给张建军打电话报喜,张建军在电话里笑得特别开心:“老周,太谢谢你了!以后晓彤考编的事,你放心,我肯定帮你盯着,有内部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我连说 “客气啥”,心里却松了口气,觉得这 40 万花得值 —— 只要晓彤能考上编制,以后的日子就稳了。
年后,张萌顺利去国企上班了。张建军特意请我吃饭,酒桌上他拍着胸脯说:“老周,你是个实在人,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我提前给你透个信,晓彤想考哪个岗位,我帮你看看能不能‘运作运作’,保证让她考上。”
我端着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建军,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那时候我还觉得,自己走了一步好棋,用 40 万换了个 “靠山”,晓彤的编制稳了。可我没想到,这所谓的 “人情债”,根本就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第二章
今年上半年,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出来了,晓彤想考的教育局下属的教育服务中心,正好有个岗位招市场营销专业,跟她大学专业对口。
我赶紧给张建军打电话,张建军说:“老周,这个岗位我知道,名额就一个,竞争肯定激烈。不过你让晓彤好好复习,笔试尽量考高点,进了面试,我帮她打招呼,保证没问题。”
我把这话告诉晓彤,她一下子有了干劲,每天在家埋头复习,连门都很少出。
我也没闲着,每天给她做营养餐,晚上陪她一起看复习资料,有时候还帮她找些历年真题。
老伴看着我们父女俩这么努力,也跟着高兴:“要是晓彤能考上,咱们家就圆满了。”
笔试前一周,张建军给我打电话,说要请我吃饭。我以为是要跟我说说面试的事,特意打扮了一下,提前到了饭店。
饭桌上,张建军却没怎么提晓彤考编的事,反而一个劲地跟我聊建材生意,问我最近有没有进新货,利润怎么样。
我心里有点纳闷,但也顺着他的话聊,还说:“建军,以后你家要是装修,建材我给你算成本价,保证质量。” 张建军笑着说:“那我先谢谢你了,不过我最近没装修计划。”
吃完饭,我送张建军回家,路上我忍不住问:“建军,晓彤笔试的事,你有没有什么内部资料?或者考试重点?”
张建军愣了一下,说:“老周,笔试都是统一出题,密封得严严实实,我也没什么资料。你让晓彤好好考,只要能进面试,我肯定帮她。”
我有点失望,但也没多想,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笔试确实没办法 “运作”,只能靠晓彤自己努力。
笔试那天,我特意开车送晓彤去考场。看着她走进考场的背影,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在考场外等了三个多小时,比自己考试还紧张。
晓彤出来后,说题目不算太难,大部分都会做,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等成绩的那半个月,我每天都刷新招聘网站,生怕错过消息。
晓彤也有点焦虑,晚上经常失眠。有一天晚上,我起夜,看到晓彤房间的灯还亮着,走近一看,她正对着电脑查面试技巧。
我心里一阵心疼,敲了敲门进去:“晓彤,别太累了,早点休息,你笔试考得不错,肯定能进面。”
晓彤揉了揉眼睛:“爸,我怕考不上,让你失望。” 我坐在她床边,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只要你努力了,爸就不失望。再说还有张叔叔帮忙,面试肯定没问题。”
成绩出来那天,晓彤考了第二名,比第一名少 3 分,刚好进面试。
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紧给张建军打电话报喜。张建军说:“老周,太好了!面试定在下周,你让晓彤准备准备,穿得体面点,别紧张。面试那天我会去现场,帮她跟评委打个招呼。” 我连声道谢,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可没想到,面试前一天,张建军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临时要去市里开会,没办法去面试现场。
我心里一下子慌了:“建军,那晓彤面试怎么办?你不是说要帮她打招呼吗?”
张建军说:“老周,你别着急,我已经跟评委组的李主任打过招呼了,让他多关照晓彤。你让晓彤正常发挥就行,肯定没问题。” 我虽然有点担心,但也只能相信他的话。
面试那天,晓彤穿着我特意给她买的套装,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可等她出来后,脸色却不太好,说:“爸,面试题有点难,我好像没答好,而且评委看我的眼神怪怪的,跟看别人不一样。”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安慰她:“没事,可能是你太紧张了,张叔叔都打过招呼了,肯定能过。”
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 —— 面试成绩出来,晓彤排最后一名,总分没考上。
我拿着成绩单,手都在抖,赶紧给张建军打电话,电话响了半天没人接,后来干脆关机了。我心里有点慌,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伴看着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说:“老周,不会是张建军没帮忙吧?咱们那 40 万是不是白花了?”
我摇摇头:“不可能,他肯定帮了,可能是晓彤运气不好,下次再考吧。” 话虽这么说,可我心里却越来越没底。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又给张建军打了几次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说在忙,一直没跟我见面。
我开始有点后悔,当初是不是太轻信他了?那 40 万可是我攒了好几年的血汗钱,要是真打了水漂,我怎么对得起老伴和晓彤?
第三章
今年下半年,省考公告出来了,晓彤想考咱们县的市场监管局,岗位要求跟她专业对口,而且只招一个人。
晓彤这次特别努力,每天复习到半夜,我也陪着她,帮她整理错题,还特意找了个面试辅导老师,花了两万块钱。
我想着,这次不管张建军帮不帮忙,晓彤都得靠自己努力,可心里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 毕竟我帮过张萌,他应该不会不管晓彤。
笔试前一周,我终于打通了张建军的电话。我跟他说晓彤要考省考的事,希望他能帮忙留意一下,要是有什么内部消息,跟我透漏点。
张建军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说:“老周,省考比事业单位招聘严多了,都是全省统一出题、统一阅卷,我也没什么办法。你让晓彤好好考,凭实力说话。”
我有点失望,说:“建军,我知道省考严,可你在人社局这么多年,肯定有办法。当初我帮张萌进国企,花了 40 万,你答应帮晓彤的,现在怎么能不管呢?”
张建军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周,张萌进国企是你自己愿意帮忙的,我可没逼你。而且省考我真的没办法,你别为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