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怕刀不怕箭,就怕吃饭这句话抛出来,很多人一愣,溥仪那句我当皇帝那会儿没吃过一顿热乎饭,像一盆凉水从后背浇下来,打工人讲这话是玩笑,他讲出来就不是玩笑了,味道完全不一样。
![]()
问的人多,古代想害皇帝的人一堆,怎么不下毒,戏里一会儿御膳一会儿毒酒,真到桌子上那套流程摆好,手一伸就缩回来,清宫里吃饭走五步,选膳做膳传膳尝膳进膳,听着像流水线,其实每步都像过关,皇帝点菜那一步就有戏,御膳房拿出厚厚一摞菜单,全国各地的味道都在上面。
![]()
圈一画下面几十口饭碗跟着变,道光点过一次驴打滚,御膳房一下乱起来,甜点是宫外贡的,豆面哪来的做法谁交的火候怎么掌的,层层去问,有人回话豆面来路不清,就看着皇帝脸色,换一道,厨子心里的那口气才落地。
![]()
做膳那边站得更密,灶台边一个厨子一个帮厨一个盯手的监工,盯手不是挑味道,眼睛锁着每个动作,手往哪伸锅往哪移,记名上报一点都不含糊,外头还有总监工来回走,防串联,锅里下什么料都有人眼睛在那儿。
![]()
康熙年间记过一次误毒,御膳房一个人手上有伤,药膏抹着带汞,做菜时蹭到菜里,盘子刚抬出去路口就扣下来了,全宫停膳三天,人一个个叫去问,那人不是故意也得出宫,这还叫无心,心里要是有念头,连起心动念的空都不好找。
![]()
难处不全在手脚上,在权上,名字一排汉少帝唐敬宗宋太宗元顺帝明熹宗清光绪,背后绕来绕去,宫里谁听谁的,光绪那碗酸奶,话说清楚,慈禧让太监亲送,说只准皇帝一人喝不许试膳,太监站在一旁看他喝完,脚步不敢快也不敢慢,转身走,不回头,几天后人走了,后来开棺验骨灰,砷的量高得离谱,手里没权,桌上摆什么就吃什么,这种局面,御膳房再密也挡不住一句今儿这碗给皇上补补。
![]()
银针试毒戏里看着过瘾,宫里更多是个仪式,银和某些东西能起反应,砒霜里硫有时多有时少,古人用的东西杂,酸度温度油脂搅一起,针不一定变色,太医院的老手心里门清,仪式还是要走,安安人心,试膳太监这差事听着光鲜,站到桌边的时候胃里打鼓,嘉靖的时候有人先尝了那碗鱼汤,没站稳,里头有砷。
![]()
御膳房整屋子的人都受累,那天皇帝只喝清水,宫里后来一句话传来传去,说这差事吃的是风险,不是谁都想接,尝过还要等一段,再端给皇帝,这段时间里热气跑光了,溥仪那句没吃过热饭就在这儿,安全站在前头,味道往后排。
![]()
桌子上的规矩也细,乾隆夹菜有数,两筷子一盘,饭不过三的记法由太监念着,主食两样配菜十样,看上去满满当当,真正吃起来并不放开,有人说他活得长是养得好,也有人看见的是吃得稳,碗筷在手里不快不慢。
![]()
出宫吃口东西的事,很多人觉得新鲜,康熙出巡看见路边小铺,热馒头刚出笼,拿起就咬,乾隆下江南碰到臭豆腐,油洇在手背上,嘴上微微一笑,外头这几口,不用人先尝,不用人记数,轻松点,人情味也多一点。
![]()
谁掌勺子这件事,才是关键,历史里能把毒用到位的,往往是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的人,慈禧给光绪那碗,吕后对戚夫人,汉武帝赐钩弋,桌上摆的就是结局,不躲不藏,决定权在人手里,毒烈不烈都退后,先看谁说话算。
![]()
真要谋事的人,手里的路线不走厨房,走军走财走言路,下毒这条路看起来快,代价太大,宫门一合,往里查人,层层追着来,能把事做成的,盯的是控制面,不是一个碗里下几颗东西。
![]()
写这些事,绕了一圈又绕回来,像在看一台机器,为了防一个万一,仪式一层套一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心地过日子,最高那个人也要按流程来,普通人看见的是另一套流程,今天我们讲食安,讲供应链,讲监管,工具换了,心思未变,他们那时也是尽力把事做稳,我们现在有更好方法,体系更细,目的都一样,吃下嘴里安心。
![]()
往结尾收一下,冷饭和热权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历史里能走到老的,多数把权握得稳,光绪那句没吃过热饭,像给老制度做了个注脚,在顶点的人也被规矩圈着,饭这件小事,往外看就是秩序和信任。
![]()
规矩越细,信的越少,这个味道很多人都懂,康熙敢在江南街口要一口小吃,这个劲头挺罕见,那口热气在肚子里一团,人在那一刻也松一点,桌上如果每口都提心提肺,风吹草动更容易被听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