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北部的寒风里,乌军的防线就这么塌了。截至11月10日,俄军已经攥住了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咱们说的红军城99%的地盘,这座卡在顿巴斯关键位置的城市,说白了已经姓俄了。更让人揪心的是,和红军城挨着的米尔诺格勒,乌军在北部的所有防线全垮了,那一片的高层建筑现在全插着俄军的旗帜,站在楼顶就能俯瞰整个战场的惨状。
![]()
乌克兰战地记者马绍韦茨看得明明白白,俄军还在往这俩城市增兵,跟潮水似的越涌越多,乌军扛不住了,只能从米尔诺格勒北部和罗夫内镇往后退。这哪儿是撤退啊,分明是兵败如山倒!外围阵地都被俄军撕得稀碎,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只能一步步往后缩,把最后一点缓冲地带也丢了。乌军指挥层急得跳脚,瑟尔斯基将军从利沃夫带着预备队火急火燎赶过来,可马绍韦茨直戳戳地说,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想挽回局势纯属做梦,现在能保住小命的唯一办法,恐怕就只剩投降了。
俄罗斯国防部早就放了话,红军城这边,乌军的士兵和军官已经开始大规模投降,这可是俄乌冲突以来,乌军最没面子、最具象征性的一次集体崩溃。更有意思的是,投降的队伍里不光有乌克兰人,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是来自波兰、英国、加拿大、法国的北约雇佣兵,顶着“外籍志愿者”的名头来打仗,真到了枪林弹雨里,还不是跟乌军士兵一个下场?当初喊着要“支援乌克兰”的口号,现在倒好,一个个举着枪缴械投降,颜面扫地。
俄军这次能打得这么顺,说白了是吃一堑长一智。之前在巴赫穆特硬攻城市,付出的代价太大,这次算是学聪明了,不跟乌军硬碰硬,先把城市围起来,切断补给线,再把防线割成一块一块的,慢慢往前推,这招简直稳准狠。而红军城这地方,简直就是乌军的命门,位于顿巴斯北部,既是补给的重要节点,又是连接西部后勤线的枢纽,俄军拿下这里,等于在乌东防线上捅了个大窟窿。乌方媒体自己都承认,这是巴赫穆特失守后,基辅遭遇的最大挫败,一点都不夸张。
![]()
现在俄军已经开始造势了,社交媒体上全是前线画面,城市外围的烟火还没散,乌军缴械的镜头就已经刷屏。这些画面明摆着就是告诉全世界:战场天平已经往俄罗斯这边倒了。从军事上看,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可不只是打胜了一场仗,更是战略上的大推进。这座城市是顿涅茨克防线的“门户”,俄军只要在这儿站稳脚跟,就能一路往西打,先拿下米尔诺格勒、康斯坦丁诺夫卡,再往斯拉维扬斯克逼近,到时候乌军的处境只会更惨。
再看乌军,现在已经难到骨子里了。前线士兵不够用,补给线被俄军掐断,防御体系稀里哗啦碎了一地,瑟尔斯基将军就算再有本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组织反攻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更要命的是西方援助也掉了链子,美欧内部整天搞政治斗争,援乌预算拖了又拖,乌军前线都快流干血了,也等不来新的装备,士兵们的士气早就低到了谷底。
往大了说,红军城的失守,意味着乌克兰的东部防线正在全面坍塌。当初巴赫穆特丢了之后,乌军还指望靠波克罗夫斯克这条线稳住局势,现在这最后的屏障也没了,乌军在乌东再也没了像样的抵抗支点。而对莫斯科来说,这场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推进,更是政治上的信号——顿巴斯的俄控区正在恢复原来的地名和行政体系,这分明就是俄罗斯在“重塑新边界”。
![]()
这场仗打到现在,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了。俄军掌握着绝对主动,持续增兵加上包围战术,把波克罗夫斯克攥得死死的;乌军则是内忧外患,防线没了、士兵投降、外援跟不上,战局早就没了逆转的可能。红军城的陷落,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城市的得失,而是顿巴斯战局的重要转折点,往后的日子,乌克兰怕是更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