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104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咳嗽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一咳就是两三周,一直以为是感冒没好透,结果吃了好几盒感冒药也没见好转。你有没有想过,咳嗽背后的“元凶”,可能根本不是感冒?
其实,有一种病,症状和感冒很像,但拖得越久,危害越大。它就是——支气管哮喘。
![]()
一、不是所有咳嗽都是感冒,长期咳嗽要警惕哮喘!
我们习惯把咳嗽当成感冒的“标配”,发烧流鼻涕,带点咳嗽,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咳嗽持续超过3周,特别是晚上和清晨加重、活动后明显、反复发作,就要小心了。
这时候,你很可能得的是一种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简称CVA)的疾病。这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哮喘类型,常常被误以为是“老咳嗽”或“感冒拖延症”。
根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布的专家共识,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我国慢性咳嗽的首要原因,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但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别以为这是小问题,长期不治可能发展为典型哮喘,甚至引发呼吸困难。
![]()
二、支气管哮喘到底是什么病?
支气管哮喘,听起来有点“喘不过气”的意思。其实它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时支气管会变得过度敏感,遇到“刺激物”就会收缩,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哮喘并不是“喘气才叫哮喘”。有些人从头到尾就是咳,尤其是咳到晚上睡不着、一遇冷空气就咳、笑一笑都能咳上半天,这类情况要高度怀疑是哮喘的变异类型。
不少患者早期就是这样稀里糊涂地拖着,结果几年后气道越来越敏感,发展成典型哮喘甚至慢阻肺。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哮喘患者超过4500万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确诊率不到30%。很多人就是被“咳嗽”骗了。
![]()
三、这些“误会”,让哮喘患者越来越多
支气管哮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误解太多。
误区一:只有小孩才得哮喘?错!虽然哮喘在儿童中更常见,但成年人同样可能患病,尤其是有过敏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吸烟或长期暴露在粉尘、油烟中的人群。
误区二:不喘就是没事?错!正如前面提到的,咳嗽型哮喘就是典型例子,早期根本没有喘的表现,很多患者以为是“气管不好”或“嗓子发炎”,耽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误区三:咳嗽就是上火?吃点梨润润就好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需要正规治疗来控制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光靠“润肺”是远远不够的。
![]()
四、怎么判断是不是哮喘?这3个信号很关键
哮喘的诊断不是靠“猜”,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典型信号入手观察。
1. 咳嗽时间有规律。特别是在夜间、清晨、运动后或接触冷空气时加重,这是哮喘咳嗽的重要特征之一。
2. 有过敏史或“体质敏感”。比如从小鼻炎、湿疹不断,或者一到春秋季节就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不止,这种人群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3. 感冒后“咳不停”。正常感冒大约1周左右会痊愈,但如果感冒症状好了,咳嗽还一直在,甚至持续超过3周,务必要警惕。
![]()
划重点:如果你有上述情况,最好去医院做个肺功能检查或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
五、哮喘的“幕后黑手”有哪些?
哮喘的发作往往由多种诱因触发,有些甚至隐藏在你每天的生活中:
冷空气:气温骤降时,气道收缩,哮喘容易发作 粉尘与花粉:春秋季节尤为明显 油烟与香烟:厨房里的油烟和二手烟都是危险源 情绪波动与压力:情绪激动或紧张也可能诱发 运动:被称为“运动诱发型哮喘”,尤其常见于青少年
很多人以为“跑步会锻炼肺功能”,结果越跑越咳,其实可能是哮喘在作怪。
![]()
六、控制哮喘,关键靠“管得住”
哮喘是慢性病,无法根治,但可以长期稳定控制。关键在于两个字:“管理”。
1. 避免诱因。知道自己对什么敏感,就尽量避开。例如出门戴口罩、家中少用地毯、避免接触花粉等。
2. 规范用药。目前推荐的基础药物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能够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是否合并支气管舒张剂等。
注意:哮喘的药“不是发作才用”,而是要规律使用,让气道慢慢恢复稳定状态。
![]()
3. 加强监测。每年定期复查肺功能,记录发作次数和用药情况。很多人靠着“感觉好像没事”就自己停药,结果反复发作、病情加重。
七、咳嗽久治不愈,切记别自行乱投医!
很多患者咳了几周,四处求方,喝中药、吃偏方、甚至用抗生素,咳没止,胃倒先坏了。哮喘的治疗是系统性的,需要医生根据肺功能和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是哮喘患者,第一步不是找药,而是找医生确诊。
![]()
八、写在最后:别让“咳嗽”骗了你
咳嗽是个很“狡猾”的症状,它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也可能是哮喘,甚至是更严重的肺部疾病。
拖延和误判,是哮喘患者最常见的“隐痛”。
如果你已经咳了三周以上,尤其是在夜里、早上咳得更严重,别再靠润喉糖硬扛了,去医院查一查,也许能早点把这个“潜藏的敌人”揪出来。
毕竟,能睡个好觉,才是真的治好了咳嗽。
![]()
参考资料: 《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哮喘流行病学数据分析(2024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