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湖南汨罗法院 以学习型法院建设赋能司法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汨罗江畔的平江县县城 供图 CFP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本刊记者 常翔宇 通讯员 廖侃 易梦

“送法下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法院工作给予群众的感受,直接塑造着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律的认知。”

“调解在基层尤为关键。我们要通过多元途径,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

近日,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法院举办的“汨水青舟·法苑书声”读书会上传出阵阵热烈的讨论声。汨罗法院干警围坐一堂,围绕《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一书,结合工作实际畅谈阅读后的感悟与思考。

“我们创设‘汨水青舟·法苑书声’读书会,是希望干警们在书香墨韵中交流阅读体验、分享审判智慧,于文字与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实现自我成长。”汨罗法院院长李芬介绍,“如今,这里已成为干警汲取知识的‘充电站’。他们能够在此通过阅读与交流,激发思维,碰撞灵感,为法院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是汨罗建设学习型法院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汨罗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将学习型法院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以学习强根基、提能力、促发展,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致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司法队伍。

01

淬炼忠诚底色

筑牢思想根基

“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力促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日常,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8日,为深化理论武装,汨罗法院邀请岳阳市委党校教授张广宇,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度解读,引导干警在深学细悟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并自觉运用于工作实践,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汨罗法院深刻把握这一根本要求,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系统化、多层次的学习教育,不断夯实干警政治忠诚的思想基础。”李芬表示。

为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汨罗法院坚持将党建品牌建设与审判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各党支部依托业务庭室,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业务研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组织“党建与审判融合”案例分享会,促进理论学习与审判实践同频共振;通过打造“初心引领·法治先锋”党建品牌矩阵,设立党员示范岗与先锋合议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升级支部活动展示窗口等实体阵地,新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专区”与“廉政警示教育展区”,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和警示教育的实效性,凝聚起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汨罗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会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筑牢干警信仰之基。”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汨罗法院特邀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法院退休干警杨业政讲述曾经的烽火岁月。

在汨罗法院会场中,杨业政一身戎装,深情追忆朝鲜战场上的铁血往事。提及牺牲的战友,他数度哽咽。那段用生命铸就的历史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干警。从战场到法庭,杨业政将军人作风融入审判工作的二十年,正是“政治忠诚、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

“杨业政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激励着新一代汨罗法院人赓续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在法治道路上践行初心使命,续写新时代法治华章。”李芬表示。

02

推动知行交融

转化实践动能

走进汨罗法院屈子祠人民法庭,墙上悬挂的“诉前联调”工作导图和“人民调解员联络表”格外醒目。群众来到法庭解决纠纷,参照导图就能快速选择适合的解纷路径;借助联络表,就可以直接联系所在辖区的人民调解员,实现高效解纷。

“屈子祠法庭考虑得太周到了。我们通过导图就能知道怎样解决纠纷,联系人民调解员也十分方便,真是省心又省力。”一位前来调解的当事人对法庭的便民举措赞不绝口。

近年来,汨罗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法官主动走出法庭,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网格,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真实诉求,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汨罗法院通过广泛开展巡回审判,前置普法宣传,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借助贴近基层的司法实践,使裁判更契合社情民意、彰显人文关怀,不断提升裁判的现实针对性与说服力,有效增强司法公信力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为推动学习内容更好地转化为城乡基层治理效能,汨罗法院还着力构建“调研课题对接审判难点、调研成果反哺司法实践”的良性闭环机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汨罗法院聚焦新型网络犯罪治理、民生权益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专项调研。2023年以来,汨罗法院已有11篇调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平台获奖。

与此同时,汨罗法院还通过发布审判白皮书、汇编典型案例、制发司法建议等形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审判一线提供参考指引,切实把“纸面成果”转化为提升审判质效、参与社会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据了解,2023年以来,围绕金融、婚姻家庭等领域纠纷,汨罗法院共发布审判白皮书5份;将涉及营商环境、多元解纷、社会治理等领域的79项调研成果转化为司法建议,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力推动了调研成果落地见效。

03

提升司法本领

锻造法院铁军

“汨罗法院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实践,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期待未来能够与法院建立更加长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近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实践团带队教师张一到汨罗法院参观学习。在交流中,汨罗法院多项工作引起了张一的关注。

“这是汨罗法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共建的‘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通过这一举措,法院干警可以与北大师生在深入交流中碰撞思想、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北京大学师生前往汨罗法院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作为践行“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汨罗法院积极拓展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渠道,精心打造“法官论坛”平台,定期邀请资深法官与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授课,构建起近距离、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学习机制,进一步夯实了队伍建设的基础。

“这些举措拓宽了法院干警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与群众工作能力。”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汨罗法院还积极推动干警运用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在线平台,探索建立法答网与人民法院案例库的联动机制。同时,针对通过法答网问答形成明确裁判规则并能有效指导审判实践的案例,予以重点培育并择优推荐入库,实现从“问答”到“规则”再到“案例”的良性循环,使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真正成为法官办案的“业务智库”与“云端导师”。

针对年轻干警经验不足的问题,汨罗法院构建“导师制”结对培养模式,通过精心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资深法官担任导师,与新招录青年干警结成对子。法官导师围绕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文书撰写等核心能力,开展“手把手”指导和“面对面”传授,助力年轻干警缩短成长周期,实现法院人才队伍的梯次衔接与可持续发展。

04

优化审判管理

释放办案效能

近日,汨罗法院刑事审判庭审理的一起聚众斗殴案件,因审理程序规范、焦点归纳清晰、节奏把控高效,该案的审理荣获“湖南省法院优秀庭审”称号。与此同时,该院选送的一起行政许可案件成功入选“湖南省法院优秀案例”。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汨罗法院持续深化“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优秀案例”(以下简称“三优”)评选机制。

“‘三优’评选机制不仅是提升司法能力的练兵场,也是树立学习标杆的展示窗。‘三优’评选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法官对照标杆、查找差距、明确方向。全院法官将精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说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汨罗法院还着力构建更加科学、公平的考核体系,旨在进一步激发法官的内生动力。

“我们不断建立健全法官个人业绩档案和精细化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等多个维度,以客观数据为法官精准‘画像’。”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汨罗法院法官仇淼的业绩档案清晰记录了她去年审结的案件数量、调撤率、上诉率、发改率以及当事人评价等指标。凭借突出的综合表现,仇淼被授予“湖南省法院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

“现在的考核以数据说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目了然。绩效和评优都与之挂钩,大家心服口服,办案更有劲头!”仇淼表示。像仇淼一样,汨罗法院已有多名法官因业绩突出获得省、市级的荣誉表彰。法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氛围,有力推动了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

此外,面对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汨罗法院创新组建审判专研团队。在近期一场关于“民间借贷案件裁判规则统一”的专题研讨中,专研团队成员围绕典型案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不仅梳理了此类案件的审理要点,还就法律适用中的模糊地带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可供参考的审理指南。

“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完成‘五个一’,即讲好一堂专业课、写好一篇指导性案例、写好一篇示范文书、开好一场示范庭审、做好一场业务指导。”团队负责人表示。

“审判专研团队主要致力于破解审理难点。他们聚焦特定案由,深入研判案件的裁判思路,通过分享会、研讨会等形式,将审判经验、典型案例解析、优秀文书与庭审示范辐射全院,为提升整体司法能力提供坚实支撑。”汨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汨罗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获评“全国法院立案信访诉服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刑事审判庭获国家版权局2024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综合审判庭获评“湖南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建设学习型法院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一步,汨罗法院将持续深化学习型法院建设,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学思践悟中持续提升司法能力,在知行合一中坚定践行初心使命,以学习型法院建设的新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李芬表示。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20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8期

编辑/孙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审判 incentive-icons
中国审判
推送权威法律资讯
3818文章数 39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