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说什么,日本网面就先跳起来了,这种情况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高市早苗在发布危险言论之后,薛剑领事用“斩首论”给予还击,这可惹毛了日本人。
之后薛领事删除该帖之后又发了一条更狠的,此举彻底打破了中国外交的传统,也让中国网友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薛领事为何会一反常态?两国关系要如何修复?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预算会议上的一番表态,将遥远的台湾问题直接与日本自身的“存亡危机”画上了等号,话音未落战场就迅速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用一种“非外交”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他的第一条帖文,直接声称对于那个莫名其妙突然吐出一个脏头的家伙,就应该一手把它给剁掉,这句狠话迅速在日本舆论场引爆,紧接着,这条帖子又“不知去向”,有人猜测可能是怕引起外交上的恶化,所以被删除了,但个人觉得薛剑的话完全没有问题。
![]()
薛剑总领事的发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外交官的刻板印象,“砍头”帖文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愤怒,这对于习惯了外交辞令的日本民众来说,无异于一声惊雷,许多日本网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与恐惧。
![]()
有部分人立刻向社交平台举报,认为这简直是“巨大的死亡威胁”,正当人们以为事情会暂时平息时,更具冲击力的回应来了,在第一条帖文消失后,薛剑发布了一条更长的文字,这一次,他没有再用比喻,而是发出了更宏大也更冰冷的警告。
他提醒日本,如果不理性思考台湾问题,一意孤行,最终可能导向的是“再次遭受战败般的民族毁灭”,从个人化愤怒到国运层面的警告,可谓是层层加码,直接冲击着日本群众的敏感神经。
![]()
日本政府的反应也很快,内阁官房长在记者会上将薛剑的言论定性为“极其不恰当”,并向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删除相关帖文,但在我国看来,这完全是就是一种“正当防卫”。
毕竟是高市早苗的挑衅在前,薛剑的回应就是“掷地有声”的必要反击,你我心里都明白,对付听不懂道理的人,就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社交媒体这个新战场也应该变一变招了,这样不老实的人才会听话。
传统外交的模糊性适当性的调整一下,薛剑的这种“霸气外露”的风格更加收到国人的喜欢,但是这种严厉的批评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能平息两国之间的怒火,还是需要讨论一下的,毕竟嘴上说的是敌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我们还是得先“以德服人”。
![]()
风波一起,日本国内要求驱逐薛剑的声浪也随之而来,面对总领事发出的“可怕”言论,日本是否会考虑将其驱逐出境,这个问题将矛盾推向了最顶点,日本官方的回答却显得相当克制。
![]()
日本并没有顺着舆论的怒火走,而是明确表示法律上不允许遣返薛剑,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激进的舆论头上,他所说的“法律”指的正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这份公约赋予了领事官员人身不受侵犯和司法管辖的豁免权。
![]()
这份国际公约保护着外交人员在驻在国的基本权利,如果一个国家可以随意因为言论就驱逐他国外交官,那么整个现代外交体系的根基都会动摇,而对于这种“坦诚”,中国网友则是觉得日本这是“怂了”。
![]()
但换个角度看,拿法律当挡箭牌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层的考量,日本政府何尝不知道,一旦真的动手驱逐一名中国总领事,将引发何等严重的外交后果,中方很可能会采取“加倍奉还”的对等报复,届时中日关系将彻底滑向深渊。
![]()
目前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使得东京在做任何决定时都必须掂量再三,因此搬出国际法,既是遵守规则,更像是一种借坡下驴的策略,一个避免局势彻底失控的安全阀。
![]()
如果我们考虑的更多,就会发现这场看似针锋相对的外交骂战,真正的听众或许并不在对方的首都,而是在各自的国内,高市早苗与薛剑的激烈言辞就完全是一场表演,一场为了争取国内特定政治群体支持的内政秀。
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并非心血来潮,作为日本政坛的右翼代表人物,她的这番话精准地迎合了她自己的政治基本盘,正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所批评的,高市根本就是在“煽动危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寻找借口。
![]()
事后高市早苗虽然改口说未来会“谨慎发言”,但她始终拒绝撤回自己的言论,这恰恰说明她要的政治效果已经达到,剩下的只是姿态问题,她的表演,是给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看的,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薛剑总领事的强硬回击。
他的言论在中国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支持,许多中国网民的留言充满了“不要怂”、“要一次性清算到位”的情绪,国内有教授甚至放话,如果高市早苗真敢掺和台海,她将成为日本的“最后一任首相”。
![]()
这种强硬声音的背后是中国民众因历史问题和现实摩擦而积累的复杂对日情感,外交官的激烈言辞,成为了这种情绪的宣泄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日方连发三问,质问其真实意图,是否要挑战中方核心利益,以及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
![]()
这三问,将皮球又踢回了日本政府一边,这场“不外交”的外交冲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外交模式,社交媒体成为外交官的新阵地,国内政治议程深度渗透国际关系,传统的沟通方式和行为准则正在被打破。
![]()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激烈的言辞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喝彩,但它也像一把双刃剑,在刺向对手的同时,也可能割伤自己,当外交官们不再像外交官,开始用网络语言和情绪化的表达进行对抗时,国家间的误判风险也在悄然累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