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1856年到1860年的这场战争还叫鸦片战争,而且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听流沙金老师细细来解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从战争目的上看:鸦片战争后,英国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取得的权益太少,也没有改变中国外交傲慢自大的态度,外交地位还未达到还对等的状态,外国只能派驻领事,清王朝朝贡体系还未瓦解,鸦片贸易还未合法化等侵略任务还未完成。认为还是要通过战争来教训清王朝,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从战争的目的上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目的任务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成外国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完成鸦片战争还没有完成的侵略任务。
从侵略手段和方式上看: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华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武装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即“商品输出+坚船利炮”模式。
从世界大背景上看:都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外扩张,寻找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时代要求,是东方从属于西方的重要环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从开放的通商口岸地理分布上看: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都位于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共11个,北边到达了辽东半岛,沿长江有镇江、南京、九江、汉口,也就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延伸到了沿海各省,并沿长江向内地渗透。
![]()
从中国丧失的主权看: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的主权有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领海主权、通商口岸传教权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内地自由传教权,丧失了内地传教;外国军舰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含长江内各口岸,丧失了内河航运权;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以前是外国设领事,只能在通商口岸);清王朝的朝贡体系基本瓦解。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
从对清王朝打击的程度上看:鸦片战争时,外国侵略军向北只打到天津,第二次鸦片战争却直接打到了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出逃承德,再没有活着回北京了。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开眼看世界的人还不多,思想领域里仅有林则徐、魏源等为数不多的人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倡导向西方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集团内部直接分化出了洋务派,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从中国农民阶级对清和洋人的态度上看: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比较积极和普遍,其重要代表就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人民主要是反清,其代表就是太平天国和捻军。
从清王朝对洋人态度和关系上看:鸦片战争后,清王朝依然傲慢自大,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经过内外交困的考验和各种利弊的考量后,清选择了与洋人和好勾结,共同镇压人民起义,这样才有了洋务运动和借师助剿。
从赔款数额来看: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赔款数额是2,100万银元,银元应是西班牙银元,折合成白银应该是15,12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总计1,600万两白银,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的数额比鸦片战争略有增长。
![]()
从割地面积来看:鸦片战争后,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领土新增九龙司地方一区加东北和北方合计超过100万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鸦片战争后的割地面积。
从社会性质演变上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综上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