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兰舟
本文出自知乎问题“一款游戏如何能让对背景完全陌生的玩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叶兰舟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1197497306256513/answer/1971334425364129042
做世界观通常有两个方式:
- 从大及小:先设计好世界的核心哲学、核心冲突这种最「大」的东西,再根据这些定义出不同的势力、能力树等等「小」的东西。这样的好处是,结构是非常清晰的,只要初始有规划,之后随便怎么扩展,都不容易出错。
- 从小及大:假设一个「玩家」的视角,从一个小村甚至一个小地方开始,想象他会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会有什么跟现实截然不同的风景跟特色。这种好处是,可以一开始就加入天马行空的设计,视觉感跟主体感更强。
游戏要让人产生代入感,无非也是这两个方向。
一种是「借喻」,玩建政的都对这套熟悉得很……
它不是直接创造一个全新的、需要你从零开始学习的文明,而是巧妙地嫁接我们现实中已有的文化符号、历史记忆和集体潜意识。它让你在踏入一个异世界的瞬间,就能下意识地喊出:「哦!这个我懂!不就是这个吗!」
比如《战锤40K》里那身着厚重动力甲、高喊着「为了帝皇!」、充满哥特式风格和宗教狂热的星际战士,缝合的那一大堆东西——十字军,罗马帝国,星船伞兵,哥特和巴洛克艺术……中国玩家可能有很多都没那么熟悉,但对于老外来说哪个不是耳熟能详?
![]()
40K 缝的东西太多都缝出艺术性了
辐射系列也是,那些播放着50年代爵士乐的电台、画着笑脸的避难所小子和对原子能近乎天真的崇拜,全都是美国冷战时期「黄金年代」的文化切片。如果你不熟悉这个,换成我们的文化里,就是三体中红岸基地那几段——腾讯电视剧的三体里,看到那几段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
美国黄金时代风格插画,是不是一眼辐射
这些游戏的世界观设定得再宏大、再离奇,但它们的精神内核、组织架构、美学风格,都深深植根于我们现实世界的某个历史阶段或文化原型,各种细节你都会自己脑补的。
在这种体系里,你代入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体」,而是某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另一种,就是「共情」。
它完全不在乎你是否理解这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或历史渊源,它只关心一件事:你,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游戏里的感受。
就像是题主举的例子一样,这种方式,通常把镜头对准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他可能是在《星露谷物语》里,厌倦了996,选择逃离格子间的你;可能是在《最后生还者》里,为了孩子可以对抗整个世界的父亲;也可能是在《2077》的某个小任务里,那个女儿被有权有势的公司狗撞死,对方却逍遥法外的时候,那个把存着给她上学的最后一点钱拿来请你去伸张正义的父亲……
![]()
即使你没玩过 2077,也不会妨碍你理解这段文字的情绪
这些角色的境遇,是如此的微小,却又是如此的真实。他们所面对的困境——对日复一日生活的倦怠、对亲人最深沉的爱、面对残酷现实时的无力与挣扎——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或目睹的人生片段。
这种方式里,情感就是那个锚点,让你即便身处最陌生的幻想世界,也能找到心之所向。
不过说到底,这两种方式都指向同一个终点:链接。
最顶级的游戏,往往是两者的完美结合。它们既有一个逻辑自洽、有现实文化影射的宏大世界(从大到小),又在这个世界里,填充了无数能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具体而微的个人故事(从小到大)。
它就像一栋建筑。宏大的世界观是它的建筑蓝图和承重结构,确保了整个房子的稳固与和谐。而那些触动人心的个体故事,则是房子里的陈设、墙上的照片、桌边的热茶——它们,才是真正让这栋建筑,变成一个「家」的理由。
最终,我们之所以沉浸,并非因为世界有多么新奇,而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我们看到了最熟悉的,我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