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技术室副主任郭海波接受采访,围绕“久坐”这一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活习惯,展开深入探讨。他从康复医学角度系统解析了久坐对身体的全面影响,并给出实用建议。
![]()
郭海波介绍,长期久坐远非“坐累了”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病”,正在以缓慢而持续的方式透支人们的健康。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看,这种生活方式与人类进化形成的生物力学构造存在根本性冲突,其对身体的伤害是多系统、渐进性的。
郭海波详细解析了久坐对身体的全面危害。在肌肉骨骼系统方面,久坐直接导致肌肉失衡和脊柱压力增大,是颈肩腰背痛、椎间盘突出的直接根源。同时,它还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增加下肢酸麻、肿胀和静脉血栓的风险;并导致代谢系统紊乱,显著提升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针对“久坐伤身”的机制,他解释这源于“静态负荷”和“不良姿势”的双重作用。为维持坐姿,相关肌肉需持续收缩,导致血供减少、代谢废物堆积,形成“疼痛——紧张——缺血——疼痛”的恶性循环。而头前倾、驼背等不良姿势更会破坏脊柱生理曲度,使腰椎间盘压力骤增,颈椎负荷成倍上涨,最终引发从软组织疲劳到脊柱结构性改变的病理过程。
对于普遍存在的“下班运动能抵消久坐危害”的观点,郭海波明确表示这不正确且具有误导性。他称,久坐的危害是独立且持续的,即使每日坚持运动,长时间静坐带来的代谢停滞、肌肉僵硬和脊柱高压等问题依然独立存在,无法被简单“抵消”。
郭海波列出了必须立即干预的身体警示信号:出现从腰到腿、从颈到臂的放射性疼痛;持续的麻木或灼烧感;肌力下降如足下垂或握力减退;晨起僵硬或静息痛;以及持续影响生活质量的疼痛。这些是神经受压或炎症的明确信号,需及时就医。
![]()
![]()
他为办公室人群推荐了四个在工位即可完成的安全有效动作:“下颌后缩”可纠正头前倾,激活深层颈屈肌;“坐姿猫牛式”能灵活脊柱,缓解腰背紧张;“坐姿臀桥”用于激活臀肌,稳定骨盆;而日常的“伸懒腰”则是放松脊柱、促进循环的天然良方。
最后,郭海波给出核心健康忠告,其理念是“预防远胜于治疗”。首要原则是“打破静坐,微动不息”,建议每30至45分钟起身活动片刻;其次应优化工位人机工程学,保持正确坐姿;第三要坚持规律运动,强化核心肌群,为脊柱构建天然“保护伞”;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在轻微不适时及时干预,避免小痛酿成大病。
他希望大家能将科学方法融入日常,通过主动预防守护脊柱健康,从而拥有更高质量的工作与生活体验。
通讯员 郭枫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