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菲律宾那边被海鸥和凤凰各种的浇给,这边伊朗首都却在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干旱。这要是再不下雨,逃离德黑兰可能不光是电影,而会成为即将发生的现实。
![]()
“如果11月底前仍无有效降雨,德黑兰将被迫启动大规模撤离。”2025年11月6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警告像一记惊雷,炸响在这座拥有1400万人口的西亚大都市上空。
此时,德黑兰核心水源阿米尔·卡比尔水库蓄水量仅剩1400万立方米,不足去年同期的16%,仅够维持两周供水;拉蒂扬大坝蓄水量甚至不到去年的9%,网友拍摄的视频里,曾经碧波荡漾的水库如今只剩干涸的湖床和细弱的水流。
这场持续六年的干旱,正将伊朗的政治心脏推向崩溃边缘。而“迁都”——这个酝酿了数十年的争议话题,终于从备选方案变成了唯一选择。德黑兰的困境早已不是单一的“水危机”,而是一场由自然与人为因素交织酿成的系统性崩溃。
![]()
作为中东第二大都会,它集中了伊朗全国20%的人口和30%的GDP,但如今支撑这座城市运转的多条命脉正在一一断裂,到处都是坑。
首先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是一切危机的起点:过去三十年,大量人口从各省涌入首都寻找机会,使大都市区人口从600万飙升至1800万,超出基础设施容量70%以上。
这种过度的城市扩张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路网设计容量仅能承载400万辆汽车,但实际注册车辆已突破700万辆,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不足15公里/小时,每天有超过3小时浪费在拥堵的路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