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编者按:老城区更新改造,既是“十四五”规划锚定的重点任务,更是牵动万千居民生活福祉的关键民生议题。上海嘉定现推出“老城区的‘逆生长’”系列报道,把目光聚焦于微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我们将深入街头巷尾,挖掘那些“小而美”的改造项目如何打破老城区发展瓶颈,探寻其在优化社区功能布局、重塑温暖邻里关系、延续城市历史记忆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展现微更新为老城区注入的全新活力,记录民生福祉在改造中不断升级的生动图景。
建于1997年的福蕴社区,地处嘉定工业区良舍路233弄,下辖四个小区,是一个集动迁房和高层商品房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随着建成时间推移,小区逐渐显露出衰老迹象:停车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基础设施老化影响生活、毁绿堆物现象频发……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如何让这样的老小区摆脱困境?福蕴社区给出了答案——从“行政主导”转向“共建共享”,以小微改造为抓手,破解民生痛点,探索出一条老社区焕新的独特路径。
资源整合破难题,
彩绘轮胎架起邻里桥
停车难,是福蕴社区南苑九村居民长期面临的困扰。在6号楼与7号楼之间,一条不足5米宽的通道因小区车位紧张,成了私家车争抢的“香饽饽”。车辆随意停放,不仅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早高峰时还常引发居民矛盾,甚至出现车辆刮蹭事故。此前,居委会和物业多次尝试设置警示立桩、划定禁停标识、增加巡逻频次等方式,均收效甚微。
转机发生在一次社区组织的参访活动后。居民代表在参观外区改造项目时,看到用废旧轮胎制作隔离墩的做法,深受启发。回到社区后,在居委会的协助下,一场 “空间微更新+儿童议事赋能”行动迅速展开。7名孩子组成“智囊团”,主动承担起测量通道尺寸、讨论改造方案、绘制设计图的任务。最终,孩子们提出用彩绘轮胎制作艺术护栏的想法,既环保又能美化环境。
![]()
![]()
消息传开后,辖区内一家汽修店老板主动捐赠了一批旧轮胎。彩绘当天,原本互不熟悉的邻居们纷纷聚集过来:家长们帮忙调配颜料,孩子们手持画笔尽情创作。一个个黑乎乎的废旧轮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红黄蓝绿相间的“彩虹桩”。这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阻挡了乱停车行为,更在不经意间消融了邻里间的隔阂。自此,这条曾经拥堵的通道恢复畅通,居民们还自发承担起维护“彩虹桩”的责任,邻里关系也变得愈发和睦。
需求为原点发力,
共植花园重塑邻里情
在南苑九村13号楼和14号楼北侧,也曾有一处让居民头疼的“老大难”地带。这里绿植杂乱无章、蚊虫滋生。更严重的是,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被挤占,车辆通行困难,低层住户抱怨 “采光变差、蚊虫太多”,其他居民则指责有人占用公共区域,矛盾不断升级。居委会多次调解,却始终治标不治本。
![]()
改造前
这一次,社区决定换一种思路——不再是简单的“劝清理”,而是真正走进居民家中,倾听每一户的诉求与建议。“我家孩子对花粉过敏,能不能种些不易引发过敏的植物?”“蚊虫太多了,选植物得考虑防蚊效果……”一条条意见被认真记录下来,成为改造的重要依据。
随后,社区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居民共同商议改造方案。大家一起筛选出耐阴、低过敏的植物品种,还共同拟定了《合馨花园养护公约》,明确每位居民的责任与义务。
![]()
![]()
改造后
“共植日”当天,社区提前准备好花苗和工具,原本只有少数人报名参与,可到了现场,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家住14号楼的张先生起初并不看好:“这块地荒了这么久,能搞出什么名堂?”但看着对门的老人都在忙碌,他也忍不住接过铁锹,参与到种植中。大家一边翻土、播种、浇水,一边聊起家常,往日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怨气,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散。如今,这片曾经的“脏乱差”地带,已变成绿意盎然、花香四溢的“合馨花园”,成为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机制创新促融合,
闲置车辆“变废为宝”
楼道和车棚里长期闲置的“僵尸车”,也是福蕴社区的一大顽疾。生锈的自行车、破损的童车,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停车空间,有的还被随意丢弃在绿化带中,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更有居民用“将军帽”圈占空间,将“僵尸车”据为己有,导致非机动车乱停到小区主干道,居民吵架、投诉事件频发。
面对这一问题,社区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拖走”方式,而是展开了耐心细致的摸排工作。工作人员逐一走访居民,了解每一辆“僵尸车”背后的故事:有的是子女外出工作后,老人舍不得丢弃的旧车;有的是居民本想修理却一直没时间,渐渐被遗忘……
![]()
![]()
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社区在“僵尸车”集中区域挂上温馨提示牌,还通过微信群向居民群发通知,邀请车主前来认领。同时,社区还组织了“闲置车辆循环日”活动,为闲置车辆寻找新“主人”。活动当天,不少居民专程前来:有人为孩子认领到一部还能正常使用的童车,高兴地说“省了一大笔买新车的钱”;也有居民主动将自家闲置的车辆捐赠出来,“放在家里也是生锈,给有需要的人用,更有价值”。
![]()
通过一系列举措,福蕴社区全年共清理“僵尸车”65辆,相关投诉量下降10%。更令人惊喜的是,有50位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加入了社区日常巡查队,负责维护小区环境和秩序。社区清走的不仅是废旧车辆,更是横亘在邻里之间多年的疏离与隔阂。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从解决一条通道的停车问题,到改造一块闲置的荒地,再到清理一批“僵尸车”,福蕴社区始终坚持“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巩固一件”的动态管理方式,避免了资源分散和效果反复,让每一分投入都能产生看得见的改变。
“‘微小渐进’的工作理念特别适合老小区实际。”福蕴社区党总支书记陆静亚表示,与立竿见影的大工程不同,老小区的更新改造,更需要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居民关心的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居民全程参与,让大家在共建共享中深化对社区的认同,让老街坊重拾邻里温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老小区注入新活力。”
通讯员:钱奕迪
编辑:王安琪、李蓝玉

![]()
![]()
![]()
![]()
![]()
![]()
![]()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