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相关话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自10月以来,全国多地乃至全球多个地区均呈现流感活跃态势。国家疾控局相关发言人表示,根据最新监测情况,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活动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面临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流行的风险。相关专家提醒,与去年相比,今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人群免疫屏障相对薄弱,儿童等群体更易被感染。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季,我们应如何科学防范?感染后又该如何应对?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邀请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业清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给出专业解答。
![]()
今年流感症状表现总体“温和”但不可轻视,多病原叠加需警惕
“从门诊情况看,和9月份之前相比,近期的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数量出现增多。”访谈中,张业清主任介绍了当前医院呼吸科门诊的情况。同时他也观察到,虽然就诊人数上升了,但今年的流感总体未呈现暴发性态势,而是一种缓慢增长的趋势。
“流感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每年都会出现,只是根据情况不同,流行的亚种也不同。”张业清介绍,今年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H3N2亚型,而去年同期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亚型。毒株的更迭,意味着人群可能普遍缺乏针对性的免疫力,容易造成感染人数增多。目前来看,今年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总体症状相对“温和”,没有以往那么严重,以典型的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症状为主。不过他同时提醒,眼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公众绝不可掉以轻心,在流感高发期间,包括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都有可能发病。例如年轻人群如果近期休息不好、过于疲劳,免疫功能处于低谷,那么在接触到同样的病毒时,也更容易“中招”,此外包括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也需要重视。
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当下也在交叉流行。张业清介绍说,目前患者中单纯因流感导致重症肺炎而住院的病例并不多,更多的是合并了细菌或其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患者。这种多病原叠加的情况,也会使得病情转变更加复杂,尤其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更需加倍防范。
不幸“中招”怎么办?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有良方
如果感染了流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张业清主任结合中西医两种思路给出了建议。
从西医角度看,如果症状明显,尤其是有重症倾向的高危人群如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儿童以及有基础病的患者等,应抓住“黄金48小时”,尽快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及时的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中医药在流感的防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证候,如寒、热、虚、实、表、里等,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张主任介绍,在流感早期,包括预防的阶段,可以运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功效的中药进行干预,如以“银翘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能够有效减轻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如果流感后出现缠绵不愈的咳嗽,尤其是儿童,可以对症使用一些中成药,比如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金振口服液,其源于儿科经典验方,是一款专为儿童研制的呼吸道感染用药,对儿童因外感风热引发的热、咳、痰等症状有明确疗效,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得到了广泛验证。
据介绍,金振口服液源自儿科经典验方,是专为儿童研制的呼吸道感染专用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其组方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理论,以山羊角、黄芩、平贝母为君药,清热泻火,化痰止咳;辅以大黄、石膏、人工牛黄清泻肺热;佐使青礞石、甘草坠痰下气,平肝定惊,调和诸药。这种科学配比既确保了疗效,又通过泻热通腑的方式,使痰热由下而解,特别适合不能自主咳痰的婴幼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有抑制作用,能通过多途径发挥抗炎、退热、止咳、祛痰的效果。因其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金振口服液已被纳入《儿童流感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1)》《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2022)》《儿童祛痰止咳治疗专家共识(2022)》《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2023)》《全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2024)》等多项权威指南与共识中,为儿童流感及相关咳嗽症状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中成药选择。“目前我们也在开展临床研究,探索将其应用于成人患者,初步预期效果不错。”张主任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儿童用药的需要,金振口服液特别添加了源自天然植物甜菊叶的甜菊素,在具备适口甜度的同时又很安全,解决了很多家长给孩子“喂药难”的问题,因其口感较好,孩子接受度高,被许多家庭作为常备药。
![]()
此外,对于普通成人患者而言,流感后迁延不愈的咳嗽也是不少患者的困扰,对此中医药治疗同样需要辨证。张业清介绍,例如风寒导致的咳嗽可考虑使用三物汤等方剂,夜间咳嗽明显的患者可选用苏黄胶囊,一些枇杷露制剂也可对症缓解。
安度“流感季”防大于治,提升免疫力与减少接触是关键
面对复杂的呼吸道疾病流行形势,如何做好防护?张业清主任强调,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核心在于“提升自身免疫力”和“减少病毒接触”两大策略。
他解释说,每年的“流感季”背后,其实都是病毒与人体免疫力的一场“博弈”,是否造成感染和发病,一方面取决于病毒本身的致病率和数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免疫状态,如果免疫力下降,就容易被病毒“攻破防线”。因此构筑身体强大的“内部防线”是根本。这包括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饮食以及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他特别提醒,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并非恒定不变,劳累、熬夜、饮食不佳等因素都会导致免疫力出现波动,给病毒以可乘之机。
对于老年人、儿童及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相对低下的人群,除了提升自身免疫力,主动减少病毒暴露也至关重要。张业清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这些人群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同时,养成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
对于流感后康复期的调理,张业清介绍,首先要保持规律的起居饮食,为身体恢复创造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还需注意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身体负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有助于提振阳气,促进免疫力恢复。如果出现一些易疲劳、食欲下降等亚健康症状并且持续存在,也可以寻求中医药的帮助,通过辨证调理,加速康复进程。
张业清特别提醒公众,秋冬季节的养生保健,核心在于量力而行、适应时节,建议大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进行户外锻炼时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还特别提到一个常见的误区,比如有些中老年人习惯清晨很早去爬山或是在湖边锻炼,气温变化剧烈时,锻炼出汗后非常容易“中招”。因此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与方式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健康平稳地度过这个秋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