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疯狂对华示好
11月11日,据新华社报道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1日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
电话中,阿南德表示,两国领导人一周多前在韩国庆州举行了坦诚深入、富有成效的会晤,加中关系迎来重要转折点。加方愿同中方把握契机,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对话沟通,增进理解与互信,重振加中战略伙伴关系,在贸易、领事、禁毒、能源等领域达成更多互利成果,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
阿南德那句 “加中关系迎来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外交辞令的温度回升,更是一个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历经阵痛后的理性抉择。
“数十年来,加拿大与美国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如今已结束。” 今年11月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的这句表态,道尽了这个北美国家的无奈与决绝。谁能想到,这个曾将75%出口导向美国的国家,会主动宣告与盟友的经济绑定终结?
![]()
自特朗普“二进宫”以来,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对盟友下手同样是毫不手软:先是威胁将加拿大变为 “第51个州”,随后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对《美墨加协定》之外的商品征收35%关税,10月更是放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征10%关税。更具羞辱性的是,特朗普只因加拿大一则关税广告不满,便直接中止所有贸易谈判,即便卡尼总理亲自致歉,也只换来“来韩国不是为了见加拿大”的公开冷遇。
这种单边主义的贸易霸凌,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了实打实的重创。今年加拿大对美出口下降2%,看似不起眼的数字,背后是5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第二季度GDP按年率下滑1.6%,出口暴跌7.5%,汽车、钢铝、木材等支柱产业一片哀嚎。曾经引以为傲的“地缘优势”,彻底变成了“依附软肋”。当美国不再讲盟友情分,加拿大才发现,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代价,足以撼动国本。
关键时刻,中国真的够硬
加拿大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修复对华关系?答案很简单:中国市场的分量,以及两国无可替代的合作互补性,足以让加拿大避免百亿级损失,甚至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
加拿大是能源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油砂、天然气和关键矿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需求稳定且庞大。今年9月,载有16万立方米加拿大液化天然气的“武当号”驶向中国,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从原油扩展到LNG,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仅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工程运营一年,加拿大对华原油出口就突破47亿加元,其中阿尔伯塔省出口额达39亿加元,中国已成为其最大买家。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在加能源领域投资已超750亿加元,随着加拿大“能源出口多元化” 战略推进,中国市场将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除此之外,卡尼政府在最新财政预算中明确提出,未来10年要将非美市场出口额翻一番,而中国无疑是这一目标的关键支撑。中加在农产品、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加拿大的优质小麦、牛肉需要中国市场消化,而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制造业产能,也能为加拿大的 “气候竞争力战略” 提供助力。如果中加能达成双边自贸协定,取消歧视性关税,按当前贸易规模测算,加拿大每年有望新增百亿加元出口额,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加拿大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为加拿大提供了“不选边站”的可能性。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加拿大不必在两个大国之间做单选题。卡尼政府提出的“务实国际主义”,本质上就是希望通过多元化合作,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中国的合作姿态,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
中国需要加拿大的资源和市场,加拿大需要中国的机遇和稳定,这种互补性,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下尤为珍贵。
说在最后,中加关系的变化,对于全球格局而言,则是“多边主义”的胜利。
当然,中加关系的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双方需要“树立客观理性认知,正确看待彼此”。加拿大需要彻底摒弃对华偏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取消歧视性投资限制,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务实态度,推动各领域合作落地。只有这样,才能让现在的转折,变成中加的新起点。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合作才是唯一的确定性,共赢才是最大的公约数。未来大势,看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