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禁忌1:把AI当“百度”用
这是最最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
❌你是不是这么问的?
“帮我解释一下‘诉讼时效’。”
你猜AI会给你什么?它会给你一段百度百科式的标准答案。正确,但毫无用处。你这是把它当“百度”在用。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你(AI)是一个资深民商事律师(明确身份)。你现在在对一个‘情绪激动、刚刚发现自己5年前的借款可能无法追回’的当事人(明确情境/听众)。你的‘目标’是,让他理解‘诉讼时效’为什么会导致他败诉,并注意安抚他的情绪(明确目标)。”
看到区别了吗?
你必须停止百度式提问,开始“设定场景”。你不是在查资料,你是在给一个“实习生”分配一个有完整背景的任务。不给背景信息,神仙也干不好活。
02禁忌2:老提模糊的要求
第二个大忌,就是用一堆“抽象词汇”去指挥AI。
❌你是不是这么问的?
“写一篇关于离婚冷静期的科普文章,要‘通俗易懂’。” “帮我把这个合同改得‘专业’一点。”
什么叫“通俗”?什么叫“专业”?AI根本不知道。
AI猜你想要的“通俗”,很可能就是“好聚好散”这种陈词滥调。AI猜你想要的“专业”,很可能就是“法律后果自负”这种空话。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会用「负面清单」来定义正面要求。
“注意:文中绝对不能使用‘法条罗列’、‘法律后果自负’、‘好聚好散’这类生硬、说教或高高上C的词汇(明确的‘红线’)。”
告诉AI“不要做什么”,比告诉它“要做什么”要有效一万倍。这会逼着它放弃那些最平庸的默认选项。
03禁忌3:从不画红线
你图省事,AI也图省事。你让它“自由发挥”,它就给你一个最安全、最平庸的答案。
❌你是不是这么问的?
“帮我总结一下这个新数据法规,写个摘要发给客户。”
你猜你会得到什么?又臭又长,用词用深奥的“文字墙”。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会给一个极其明确的“输出标准”:
“[角度]:请站在企业法务顾问的角度(明确身份)。 [听众]:为‘电商行业’的客户(非法律背景的CEO)。 [语气]:专业,但必须通俗易懂。 [长度]:严格控制在800字。 [格式]:请用Markdown格式输出,把‘合规时间点’和‘罚款金额’整理成一个表格(明确的输出规则)。”
看,你必须给它一个清晰的“框”,它才能在框里填上最高质量的内容。
04禁忌4:从不给参考答案
❌你是不是这么问的?
“我想要一个更专业的风格,更符合我的习惯。”
AI:???你的风格和习惯是?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知道AI最强的能力是模仿,而不是原创。
“请参考以下三个我们律所过往的‘法律意见书摘要’范本:【附上范本1、2、3】。(提供高质量范本)” “现在,请你用这种‘先总后分、要点清晰、风险明确’的风格,帮我起草一份关于‘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的合规风险’的客户提示函初稿。”
AI通过分析你提供的3-5个“样板”,能瞬间抓住你想要的底层模式、行文节奏和专业术语。这比你用一万个字描述“风格”都管用。
05禁忌5:从不让AI改稿
AI给你的第一个答案,90%的情况下都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的。
❌你是不是这么干的?
拿到AI的第一稿,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关掉窗口,开始自己从头写。
你这是在“纵容”AI的懒惰。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会引导AI自己完成“质控”。
“这是我起草的‘保密协议’草稿:【粘贴条款】。” “请你先扮演一个有20年经验的资深律师(设定身份)。” “根据‘严谨性(有无漏洞)’和‘可执行性(违约责任是否清晰)’两个维度,给这份草稿打分(1-10分)(自我审查)。” “然后,针对得分最低的维度,提出三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最后,请根据这些建议,重写这份保密协议。”
06禁忌6:从不让AI“卷”起来
❌你是不是这么干的?
用了A工具,发现生成的不满意,算了。 是不是还在一个对话框里一直问个没完?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会给自己组建一个全面的AI团队。
交叉验证:将不同模型生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引用的法条、案例是否一致?哪个观点更深入? 融合提升:借鉴A模型的某个观点,结合B模型的某个论证,最终形成一个更高质量的成果。
07禁忌7:永远“自己苦想”提示词
❌你是不是这么干的?
自己吭哧吭哧写了半天提示词,结果AI还是不理解。
✅“聪明”的律师怎么问?
他会问AI:
“我需要一份关于‘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客户提示函,目标是让电商CEO理解风险。请你帮我写一个‘完美’的提示词(Prompt),要求包含[角色]、[听众]、[目标]、[红线]和[输出格式]。”
对。你甚至可以“让AI帮你改进提示词”。
以上,我们聊了7个让AI变蠢的禁忌,自查一下,你汇总了几个呢?
你现在知道了“不该做什么”。
但你肯定更想知道,那些“聪明”的律师,到底是怎么用AI做的?比如:
用AI写招标方案,如何做到高性价比拿下国企客户,客户后来还主动涨价的?
用AI出具案情分析报告,报价翻了4倍客户还抢着付钱的律师,他到底掌握了什么“方法”?
如果你想听这些“已经把AI用活了”的律师,亲口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把AI调教好的,11月11日-11月14日,我们攒了个局——《AI赋能律师案例大会》线上直播论坛。
连续4晚(19:00-23:30),一群“已经用AI搞定案源”的律师。他们会把自己的实战案例,原汁原味地复盘给你听。今天是论坛的第2天:
![]()
想要围观的律师,可以扫码入群(入群满,加legalmvp321,拉你进群):
另外,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法律人在使用AI的必要和禁忌,想解锁更多法律人办公场景的AI工具和技巧,我们总结了一份更全的“AI工具箱说明书”,放在了《法律人工具使用场景大全与25大禁忌指南》里,你可以直接购买:
![]()
“LegalMVP律海芒芒”公众号为北京律海芒芒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律海芒芒以法律AI平权为使命,由姚俊倩(郡主CoCo)、王德浩(Wonder)、齐天宇三位创始人领衔。核心产品包括AI 赋能培训、AI 技术产品、私域IP打造、法律服务产品落地咨询与工具赋能。了解律海芒芒全部产品,请点击链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