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于永杰
![]()
(图片来源:pixabay)
![]()
有些人不出手的时候,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一旦出手,立刻就暴露了其草台班子的底色,这样的戏码,我们看了很多很多。
最近围绕安世半导体公司控制权引发的“安世之乱”,让全球汽车产业出了一身冷汗。安世半导体原本是一家荷兰的芯片公司,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斥资340亿元将其收购为全资子公司,此后安世发展成为全球汽车芯片的重要供应商。
今年9月,美国政府升级所谓“50%穿透规则”制裁闻泰科技,也就是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制裁的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要被纳入出口管制,这样安世就在被制裁之列了。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并不合理,但没想到荷兰政府却当起了马前卒,以威胁欧洲供应链安全为由,冻结安世的全球经营,并罢免了中国CEO。
这些年我们见识了很多类似的操作,一些西方政客在制裁中国时,似乎并没有想过中国会采取什么反制措施,甚至也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命脉握在中国手中,等中国出牌后他们发觉陷入尴尬后又来谈判,美国的稀土困局、大豆滞销都是这样造成的。
这次也不例外,10月中国宣布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要知道安世半导体近80%的产品都需要在中国封装测试,出口管制等于切断了其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于是,面临“缺芯”困局的欧洲汽车产业界率先向荷兰政府施压,此时中国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也让荷兰的光刻机面临“无土”之境。
但“神助攻”还要靠美国,正当荷兰火中取栗之际,美国却与中国达成协议,暂停实施“50%穿透规则”一年。于是刚刚上头的荷兰被队友晾在一边了,只好又回头与中国启动磋商,这场 “安世之乱”暂时缓和下来了。
这场风波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西方国家的一些领导者再次显露出既无原则又无能力的底色。美国滥施“长臂管辖”权,这本来是对荷兰利益的侵犯,荷兰政府不但不能坚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反而浑水摸鱼,想借机把已被中国企业收购的公司抢回去。正所谓“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是无道。
进入操作层面后,他们似乎以为用上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把安世的总部和管理层控制住就能办成了,却根本不清楚安世产品主要是在中国出口,欧洲制造业已与中国深度绑定,你打出去的拳都会落到自己头上,这是无术。
而荷兰在这一事件中的遭遇,更代表了整个欧洲在中美博弈之间的尴尬境地。美国只是把欧洲当成工具,用得着的时候拉你下水,一旦用不着了立刻弃如敝履,制裁中国的好处被美国人拿走,而后果只能由欧洲人自己来承担。这场“安世之乱”再次给欧洲敲响警钟,他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洲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风波暂缓,并不代表风平浪静,美国方面只是暂停实施“50%穿透规则”一年,一年后情况如何尚未可知。荷兰方面也只是启动磋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归还我方对安世的实际控制权。
当年闻泰科技斥巨资收购安世,意图以“欧洲研发➕中国制造”的方式满足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在当时条件下是正常选择。但这次事件再次醒我们,只有掌握高科技领域的自主权,才能真正保护自身的产业安全。不过经此一役,我们也掂量出了对手的真实水平,在这场大变局中我们大可以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