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弇(音眼,古指口小腹大的容器,引申覆盖;遮蔽)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其父耿况为王莽新朝时的朔调连率(即上谷太守)。耿弇从小不仅好读诗书,而且喜欢军事,经常观看郡尉布兵列阵,骑马射箭,逐渐学会了用兵打仗的本领。
中原地区天翻地覆的形势,使属于王莽新朝臣下的耿况父子不得不马上作出抉择: 改旗易帜,向更始帝俯首称臣。于是耿况派二十一岁的儿子耿弇和属官孙仓、卫包,携带贡品去朝见更始帝。当耿弇一行走到宋子(今河北赵县西北)时,恰逢河北割据势力王郎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今邯郸市)僭号称帝。孙仓、卫包决定投奔王郎,说: “这是正统皇帝,舍此不归,还到哪儿去?”耿弇认为王郎系欺世盗名之辈,难成气候,执意不投王郎,而是投向屯驻卢奴(今河北定县)的刘秀,被任为门下吏。
蓟县有人响应王郎,刘秀率兵仓卒南行,手下官属失散。耿弇只身逃回昌平,说服父亲耿况派寇恂到渔阳与彭宠定约,各发突骑二千,步兵千人,声援刘秀。耿弇与景丹、寇恂以及渔阳郡将士合兵南下,沿途击杀王郎大将、九卿、校尉等四百多人,斩杀敌军三万余人,平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等二十二县。刘秀大喜过望,当即任命弇为偏将军。刘秀称帝,弇被任命为建威大将军,时年22岁,成为刘秀手下最年轻的大将军。
建武2年,封弇为好畤侯(封地今陕西乾县东)。弇追随刘秀,东征西讨,收取46郡、300余城,直到打出一个东汉王朝。他在历次战争中,共攻取郡县四十六个,攻克城池三百个,从未打过败仗。
![]()
耿弇作为历史名人还有很多事迹,例如“有志者事竟成”的成语故事就来源于他,他跟随刘秀后被评为“史上最年轻大将军”建策南阳,以“三步走”战略平齐,还有“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围城打援’战例”等等,总之,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决策河北,定计南阳,收集燕卒,克拔齐疆,为东汉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建武十三年(37),耿弇辞去大将军职。永平元年(公元58年)病逝,终年56岁,谥日愍侯。其墓位于山东寿光县古城乡王胡城东南角,当地称冢子。有墓碑,题为“东汉建威大将军愍侯耿弇之墓”。今墓已平,碑藏于寿光县博物馆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