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楼市政策松绑+新房打折多,但“脑子一热买房”的人,90%都会后悔——以下10种行为,是今年中介公认的“必踩坑操作”,快自查。
![]()
1. 只看“单价低”,不看“得房率”
比如销售说“8000元/平捡漏”,但实际得房率只有70%(正常是75%-80%),折算下来实际单价是1.1万/平,比隔壁小区还贵。2025年新规要求开发商必须公示“套内实得单价”,签合同前先算这个数。
2. 信“地铁规划”,不等“开工证”
2025年多地叫停“未批先吹”的地铁规划(比如南宁某板块“规划地铁10号线”,实际5年内没开工计划)。买房前查“发改委轨道交通批复文件”,只有拿到“开工许可证”的地铁,才值得等。
3. 买“精装房”不看“交付标准细则”
2025年武汉、合肥等城市要求精装房必须附“材料品牌+型号清单”,但很多人只看样板间。比如某盘样板间用“方太油烟机”,实际交付是“方太旗下子品牌”,差价能差3000元/台。签合同前要把“型号”写进补充协议。
4. 全款买房“省利息”,忽略“资金流动性”
2025年LPR降到3.45%,全款买房相当于“把3.45%成本的钱锁死在房子里”。比如100万全款,不如首付30万+贷款70万,剩下70万买4%收益的稳健理财,每年净赚3850元。
5. 跟风买“loft公寓”,不知道“转手税”
2025年公寓转手税费还是30%-50%:比如50万买的loft,卖80万,要交增值税(5.3%)+个税(20%)+土地增值税(30%),实际到手可能只有60万,等于白持5年。
6. 不查“开发商负债”,只看“广告宣传”
2025年仍有开发商暴雷(比如某闽系房企负债超千亿)。买房前查“企查查”看开发商“有息负债规模”,如果负债是净资产的3倍以上,直接pass。
7. 不看“物业资质”,只看“小区绿化”
2025年物业影响房价超15%:比如广州某小区,换了“国家一级资质物业”后,一年房价涨了2000元/平。签合同前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官网,看物业是否有“一级资质”。
8. 买“腰线层”图便宜,忽略“漏水风险”
2025年腰线层漏水投诉量涨了23%:腰线层外凸的平台会积灰、积水,3-5年后大概率漏水。哪怕便宜5%,后期维修成本能占房价的10%。
9. 不做“产调”,直接付定金
2025年仍有“一房多卖”案例:比如郑州某二手房,房东把房抵押给3家机构,收了3个买家的定金。付定金前,去不动产中心拉《产权调查单》,确认房子没抵押、没查封。
10. 签“空白合同”,听销售说“都是流程”
2025年消协数据显示,40%的购房纠纷是“空白合同补填不利条款”。比如销售说“后期填交房时间”,实际写的是“2028年交房”(正常是2年)。合同每一页都要填好再签字。
总结:2025年买房,别光看“便宜”“好看”,先把这10条避坑清单过一遍——毕竟房子是一辈子的钱,带脑子比带钱包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