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老伙计,头发又添了好些白霜,可笑声还和当年一个样!”“你呀,还是这般爱笑,一眼就认出你了!”
近日,武汉市武钢宾馆大堂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与阵阵歌声交织回荡。6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同学齐聚于此,他们都是武汉市一冶一中六五届的毕业生,在毕业60年后,跨越山海赴约,重拾那段青春岁月的珍贵记忆。
一甲子光阴流转,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心底那份纯粹的同窗情。60年前,他们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在校园里并肩求学、嬉戏打闹,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60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然年过八旬,两鬓染霜、步履略显蹒跚,但当聊起中学时代的点滴时,每个人眼中都泛起明亮的光芒,记忆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那时我们的感情是真的好,大家互帮互助,课余时间一起打球、踢毽子,操场上总能听见我们的打闹声。”今年80岁的王可钧是这次聚会的发起者,谈及往昔,他感慨万千。他介绍,毕业后的这些年,同学们一共聚过四次,此次相聚距离2017年的上一次,已然过去了整整八年。“这八年里,大家变化太大了,不少同学身体不允许长途跋涉,还有些老同学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说起这里,王可钧的声音略带伤感,“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同学聚会了,所以今天能到场的每一位,这种机会很难得,都格外珍惜这份重逢的缘分,这份情谊太难得,太珍贵了。”
![]()
1965年高中毕业后,为响应支援祖国建设的号召,王可钧毅然奔赴新疆石河子八一中学支边,这一去便是一辈子。如今,他的儿子、孙子也都扎根新疆,延续着他的初心。“我常跟他们说,既然选择了留在这片土地,就要踏踏实实扎根,为祖国的建设多添一份力。”为了这场跨越60年的重逢,王可钧提前数月便赶到武汉,忙前忙后筹备聚会事宜,联络同学、敲定场地、安排行程,倾注了不少心血,最终促成了62位同窗的团聚。
交谈间,不少同学回忆起往事,不禁热泪盈眶。退休前是吴家山中学教师的叶毓娟,望着身边的老同学们,当年的场景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那个年代,我们除了上课学习,还要参与劳动。教学楼后面有片菜园,菜地分到每个班级,大家一起耕种、浇水、施肥,收获的蔬菜全部交到学校食堂。虽然劳动很辛苦,但和同学们一起挥洒汗水的日子,如今想来全是珍贵的回忆。”
吴利利特意从佛山赶来赴约。毕业后,她便前往广东佛山工作、安家,几十年来,与同学们相隔千里,却始终牵挂着这份同窗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每一次同学聚会我都想参加。”说起当年的同窗,她如数家珍,“王可钧当年学习成绩特别好,人也热心肠,总爱帮助别人,大家都愿意和他亲近。”
![]()
80岁的胡全才谈及中学时光,他心中满是怀念与遗憾。“当年家里条件困难,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我没能念完高中就参加工作了。”但让他至今难忘的是,当年同学们特意为他举办的欢送会,“那天大家的祝福和不舍,我一直记在心里。没想到一眨眼,六十年就过去了,青春真是太美好了,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这场跨越一甲子的聚会,没有华丽的排场,没有烦琐的仪式,只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忆往昔的感慨和道不尽的牵挂。
老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当年的趣事、说着如今的生活,分享着各自的人生轨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烂漫的中学时代——那时的风是暖的,阳光是亮的,连课间十分钟的嬉笑,都成了岁月里最珍贵的宝藏。“老同学,我们下次再见!”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