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豫东平原的守与根:周口袁寨古民居

0
分享至

豫东平原的守与根:周口袁寨古民居



汽车沿大广高速向豫东腹地行驶,过了商丘界后,风里的气息便被周口的厚重浸透——先是沙颍河的腥甜水汽,再是淮阳龙湖的蒲草香,最后裹着太昊陵的柏叶清、袁寨古民居的老木韵与胡辣汤的暖香,扑进沾着周口麻花碎屑的车窗。这不是攻略里“豫东粮仓”“伏羲故都”的空洞标签,是太昊陵晨雾中苍劲的柏影,是沙颍河正午阳光下的船帆,是龙湖暮色里的鹭群,是袁寨星夜下的砖雕,更是这些景观背后,守护者掌心的温度。

七日的穿行像展开一卷浸过沙颍河水的粗麻纸,每一页都写满人与周口山水的相守密码:一页是古柏的绿,印着养护员的剪痕;一页是河波的银,刻着渡工的篙痕;一页是湖水的蓝,凝着护鸟员的镜痕;一页是青砖的灰,藏着管理员的拂痕。没有刻意的打卡清单,只有柏籽、船桨片、芦根、砖雕碎片这些带着体温的物件,串起了古陵的呼吸、古渡的脉搏、龙湖的心跳、古宅的肌理。

太昊陵(核心古柏群+伏羲文化广场):晨雾中的修枝剪与古陵守护



太昊陵的晨雾还没漫过伏羲铜像的肩头,古柏养护员老常的修枝剪已经触到了“伏羲手植柏”的枯枝。“要趁日出前修枝,晨雾润着树汁不燥,伤口愈合快,这古柏是周口的根,得细护。”他的藏青色对襟褂沾着松脂,帆布包里揣着本磨破封皮的《古柏养护日志》,那是他跟着父亲守在陵前的第四十个年头——从帮父亲给古柏刷防虫浆,到成为“古柏卫士”,他的手掌早被剪柄磨出了硬茧,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洗不净的柏屑,连笑起来眼角的纹路都像古柏的年轮。

我们跟着老常往古柏群走,陵前的青石板路被雾打湿后泛着暗光,每一步都踩着“咯吱”的轻响。空气里混着柏叶的清苦与侧柏的淡香,远处的“统天殿”在雾中只剩朦胧的飞檐,风卷着雾絮从柏枝间钻出来,打在脸上带着草木的微凉。老常忽然停在“伏羲手植柏”旁,修枝剪轻轻铰断一根枯梢:“这树有六千多年了,2021年倒春寒冻枯了不少枝,我们用苔藓混着桐油敷上,又裹了草帘,守了一个月才保住它。”他蹲下身,指着树根处的石栏:“这石栏是明代的,以前有游客往树洞里塞硬币,我们清了三天才清干净,现在立了‘古柏怕堵’的牌子,树干总算透气了。”

走到古柏群的中心区域时,晨雾里忽然传来柏叶摩擦的“沙沙”声,老常翻开日志,指着2019年的照片:“那时台风‘利奇马’外围带来暴雨,一棵唐柏的树根被泡松,我们用青石垒了护根台,又从附近取来腐叶土培土,花了半个月才把树稳住。”他指着不远处的“生态缓冲带”:“那是2020年种的麦冬草,既能保墒,又能防止游客踩实树根土,今年来筑巢的灰喜鹊比去年多了两倍,晨雾里经常能看到它们在柏枝间跳。”晨光渐盛时,朝阳从雾缝里探出头,金光照在古柏的枝干上,树影在地面铺开大片浓荫,风一吹,雾絮散开,露出“百柏朝圣”的奇观——数十棵古柏都朝着伏羲铜像的方向倾斜,像在行礼,水汽溅在脸上,带着古陵的清润。

沙颍河古渡(核心码头遗址+漕运文化区):正午的竹篙与古渡守护

从太昊陵驱车向西行四十分钟,沙颍河古渡的阳光已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投下跳动的光斑。老渡工王阿公的竹篙已经撑进了浑浊的河水里。“要趁正午撑船,日头足时水纹清,行得稳,这古渡是周口的脉,得细护。”他的褐色短褂沾着水渍,帆布包里揣着本卷边的《撑船日志》,那是他守护这片“豫东水上门户”的第五十个年头——他的爷爷是清末的漕运船工,父亲教他“看浪辨水、顺流撑篙”的法子,如今他守着祖辈传下的竹篙,成了沙颍河的“活航标”。

我们跟着王阿公往码头深处走,青石板被晒得发烫,每一步都踩着“噗嗤”的软响(鞋底沾着河泥)。空气里混着河水的腥甜与槐花的淡香,远处的“漕运博物馆”(外围景观)在阳光下泛着青砖的灰,河面上来往的货船鸣着短笛,偶尔有纤夫号子的余韵从河风里传过来,混着竹篙的“咯吱”声。王阿公忽然停在一处石桩旁,竹篙轻轻敲了敲桩上的刻痕:“这是漕运时代的系船桩,2022年汛期被洪水冲歪了,我们用铁链拴住,又用混凝土加固,花了三天才扶正。”他指着岸边的老槐树:“这树有两百年了,以前船工都在树下歇脚,树皮被磨得光溜溜的,现在我们围了木栏,让它好好长。”

走到古渡的观景台时,正午的风掀起王阿公的日志本,阳光透过水汽洒在泛黄的纸页上,上面记着每天的水位、风向与河上趣事。“这沙颍河以前是漕运要道,南来北往的货船都在这靠岸,我爹说以前码头上全是挑夫,喊着号子往城里运盐运粮,”王阿公摩挲着竹篙上的包浆,“那是2014年大旱时留下的记录,当时河水浅得撑不动船,我们用竹管从上游引水,守了二十天才保住码头的湿地。”他从兜里掏出一片干荷叶,是从河边采的,边缘带着自然的褶皱:“这荷叶晒干了能包肉,以前船工都用它当碗,盛着胡辣汤就着馒头吃,香得很。”

淮阳龙湖(核心湿地+荷花大观园外围):暮色的望远镜与龙湖守护

从沙颍河古渡驱车向东行半小时,淮阳龙湖的暮色已给湖面镀上了层金边,护鸟员小吴的望远镜已经对准了远处的白色身影。“要趁日落前观鸟,暮色里光线柔,鸟儿不慌,看得清,这龙湖是周口的肾,得细护。”她的绿色工装沾着草叶,帆布包里揣着本《鸟类监测日志》,那是她守护这片“中原明珠”的第十五个年头——她是龙湖旁的农户女儿,小时候跟着奶奶在湖边采莲,如今成了白鹭的“守护者”。

我们跟着小吴往湿地深处走,湖边的土路被夕阳染成橙红,每一步都踩着“笃笃”的响。空气里混着蒲草的清香与莲子的甜香,远处的“画卦台”在暮色中像一幅水墨画,湖面的荷花虽已谢去,残荷的枝干却透着风骨,偶尔有白鹭的啼叫声从芦苇丛里传出来,混着湖水的潺潺声。小吴忽然停在一处观鸟点旁,望远镜稳稳地定在水面:“那是一群小天鹅,去年冬天就来了,今年又带着幼鸟回来,你看那只灰色的,就是今年刚孵的。”她指着岸边的“投喂点”:“以前有游客扔面包,鸟儿吃了不消化,现在我们统一喂玉米,今年来的水鸟比去年多了三十多只。”

走到龙湖的观景台时,暮色的风掀起小吴的日志本,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的水纹上,像撒了一地碎金。“这龙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环城湖,以前围湖造田差点毁了它,现在生态恢复了,连东方白鹳都来了,”小吴指着观鸟台旁的防护栏,“那是2020年修的,以前有游客爬芦苇丛追鸟,摔过一次,我们装了护栏,又立了‘鸟类怕惊’的牌子,现在鸟群越来越不怕人了。”她指着不远处的“生态浮岛”:“那是2021年装的,上面种着水生鸢尾,既能净化水,又能给幼鸟做窝,今年孵出的白鹭比去年多了八只。”

袁寨古民居(核心宅院群+民俗文化区):星夜的拂尘与古宅守护

从淮阳龙湖驱车向北行一小时,袁寨古民居的星子已缀满宅院的天井。古建管理员老吕的拂尘已经拂过了一扇雕花木门。“要趁星夜除尘,人少干扰小,拂得净,这古宅是周口的魂,得细护。”他的灰色布衫沾着细尘,帆布包里揣着本《古宅养护日志》,那是他守护这座“豫东古建瑰宝”的第三十八个年头——他的爷爷是袁寨的看门人,父亲教他“木怕潮、砖怕碱”的养护法子,如今他守着祖辈传下的拂尘,成了古宅的“续命人”。

我们跟着老吕往宅院深处走,庭院的青石板路被月光照得发亮,每一步都踩着“咯吱”的轻响。空气里混着老木头的醇香与青砖的土味,远处的“主楼”在星夜中像一道剪影,门窗上的砖雕在弱光下透着精致,偶尔有夜风穿过宅院的花窗,混着拂尘的“沙沙”声。老吕忽然停在一扇雕花窗前,拂尘轻轻拂过窗棂上的浮尘:“这窗是清代的‘喜上眉梢’雕,2021年雨季受潮发霉,我们用生石灰吸潮,又用核桃油擦木框,花了一个月才恢复原样。”他指着墙上的砖雕:“这是‘福禄寿’三星图,是用本地的青砖雕的,你看这纹路多细腻,以前匠人雕一块砖要花三天功夫。”

走到宅院的正厅时,星夜的风掀起老吕的日志本,月光洒在泛黄的纸页上,上面记着每间房屋的修缮时间与木构件状况。“这袁寨是袁世凯的祖宅,建筑是典型的豫东四合院,砖雕、木雕都是一绝,”老吕摩挲着厅里的八仙桌,“那是2018年防虫时留下的记录,当时正厅的梁木生了蛀虫,我们用樟木粉灌缝,又刷了防虫漆,守了两个月才除干净。”他从兜里掏出一块砖雕碎片,是从破损的墙头上捡的,上面带着模糊的云纹:“这是清代的砖雕残片,质地紧实,比现在的砖耐用多了。”

星夜渐深时,萤火虫从宅院的草丛里飞出来,点点微光绕着雕花廊柱转,像撒了把碎星。老吕从包里取出一段旧门闩,是从老木门上换下来的,带着深褐色的包浆:“这门闩陪了古宅两百年,开关了无数次,摸着它能想到以前宅里的烟火气。给你留着,记着古宅的暖。”我捏着厚重的门闩,指尖还能触到木头的余温,忽然懂了袁寨古民居的美——不是“名人故居”的标签,是砖的实、木的暖、老吕的守,是周口把最质朴的光阴,藏在了星夜的宅院间。离开时,他还在给木雕装防潮袋,拂尘放在八仙桌上,风穿过花窗的“呼呼”声,混着远处的虫鸣,成了夜色里最沉稳的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2 12:44:15
破防了!中方首次在大会上用“冲绳原住民”,结果日本闹了一个月

破防了!中方首次在大会上用“冲绳原住民”,结果日本闹了一个月

青青子衿
2025-11-11 02:11:09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懂球帝
2025-11-12 02:21:04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被保密了三十年的云南通海7.8级大地震

被保密了三十年的云南通海7.8级大地震

霹雳炮
2025-11-11 21:56:33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后,在悬崖巨石上发现26只“树上龙虾”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0 19:06:45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凡知
2025-11-11 17:13:47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58:54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中日若因高市早苗闹翻,中了特朗普的计?关键时,普京帮中国一把

中日若因高市早苗闹翻,中了特朗普的计?关键时,普京帮中国一把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1 09:50:24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0:40:29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8:08:05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中方为什么要援助菲律宾,都援助了谁?

新民晚报
2025-11-12 10:48:03
日本前首相再次发文驳斥高市早苗: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对高市上台他表示“越小的狗越会叫”

日本前首相再次发文驳斥高市早苗: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日本不应干涉中国内政,对高市上台他表示“越小的狗越会叫”

极目新闻
2025-11-12 11:10:45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1 21:06:46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王中和涉受贿行贿案被公诉

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王中和涉受贿行贿案被公诉

界面新闻
2025-11-12 10:19:54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不是哥们你女的?巴特勒将发型改成齐刘海梨花烫

懂球帝
2025-11-12 11:30:10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2025-11-12 13:28:49
数值炼金师
数值炼金师
将伤害公式化为艺术 | RPG/策略游戏终极配装与Build构筑
104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中外嘉宾扎堆打卡成都双流 首日解锁文旅“隐藏玩法”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给他爱5》小富演员谈对GTA6看法:祝愿轰动业界

教育要闻

贵阳21所高中“比武”竞技!国防教育与体育融合,点燃青年爱国强军梦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