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高超的制造工艺,无论是神秘的三星堆遗址,还是精美的陶瓷器,都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代器物制造工艺的发展。
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如今在市场上能够售卖出天价,但它们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本身的历史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
只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西方列强打开了国门,从我国掠夺走了许多的珍贵文物,无论是大英博物馆,还是法国卢浮宫,都能看到我国精美的历史文物。
这是国人心中的痛,而今北京城中,仍然还有让所有人心痛不已的遗址——圆明园遗址。
![]()
曾经精致的避暑圣地,皇家园林,最终在战火纷飞中被列强毁坏,160年后,专家在圆明园遗址之中,发现有一个罕见的鎏金铜象首,足以证明曾经圆明园的美轮美奂。
精妙的工艺
我国的鎏金工艺,最早能够追溯到战国时期。
黄金作为所有国人都喜欢的一种金属,因为其稳定的特质深受喜爱,黄金铸成的物品本身就颇得国人的喜爱。
![]()
但由于古代开采量的限制,很多物品没有办法尽数使用黄金铸造,由此应运而生了鎏金工艺,弥补了这一缺憾。
大部分鎏金工艺都是附着在铜制品上,铜铸成器物之后,在其表面运用鎏金工艺覆盖上一层光亮的黄金,看上去与黄金所制没什么不同。
不仅有黄金的色泽,也有沉甸甸的重量。
而在圆明园的河道之中,便发现了这样一具鎏金铜象首,十分罕见,虽说经历了战火,但其表面仍然散发着光泽。
![]()
象首的鼻子弯曲,自然地呈现了大象鼻子的样貌,更有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蕴藏其中,神韵之中尽显其尊贵。
这样的象首是怎样发现的呢?
河道中找到
1860年,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将原本用于避暑的皇家园林毁坏,其中珍贵的文物被掠夺,就连圆明园的大门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后来慈禧下令重新修缮圆明园,但仍然未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紧接着就迎来了八国联军侵华。
原本圆明园中流淌的宽敞的帝王河与桥梁被尽数毁坏,战火下,再也找寻不到原本圆明园的样子,无数人的心血被一朝毁于一旦。
![]()
圆明园被毁坏之后,连原本流淌的河流也逐渐干涸,只剩下了枯竭的河道,淤泥横生,还能勉强看出些曾经用于装饰的鹅卵石,与搭建桥梁的桥基地。
就在这枯竭的河道之中,考古学家挖掘出了不少零散的文物,不过基本上都是被毁坏的,一些零散的碎片。
但很快,他们便发现了一个让人欣喜地存在,一个巨大的物体整块被淤泥包裹,但是这块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东西,有着沉重的重量。
毫无疑问,在这层泥土的覆盖之下,是一块巨大的金属物品。
![]()
考古学家细心地将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终于露出了里面真实的面目,就是上边提到地鎏金铜象首。
摆件的一部分
大象在古代寓意着吉祥,考古学家经过认证,确定这只象首,是一整个大象摆件的一部分,是原先摆放在圆明园门口的巨大摆件的头部。
在这象首的底部还有四个空,明显是原本用来与象身子连接的位置。
![]()
鎏金工艺十分复杂,而这只象首的形象十分惹人喜爱,整体浑然天成,可见当时铸造工艺之高。
考古学家认为,这只象首应该是不慎与象身分离,最终坠入河中,埋在了淤泥之下,被泥土覆盖,这才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应该是当时从圆明园门口搬移这只铜象摆件时,不慎丢失的。
![]()
只是可惜,如今只剩下了这只象首,不能看到完整的大象摆件,它的身子也不知所踪,不知道还有没有跟象首重聚的那一天。
当时修建圆明园的时候,聚集了全国上下最好的园林设计师,圆明园中的所有文物基本上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工匠铸造而成的装饰。
从康熙下令修建圆明园开始,这座皇家园林就承担着代表清政府鼎盛时期的光辉任务。这里的建筑是很多建筑师想要学习的美学,只是可惜只能流传在传言之中。
![]()
一朝战火,列强们完全没有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想法,将园林毁坏,也将人们心中那代表着园林最高工艺的圆明园彻底埋葬。
就连如此珍贵的铜首,也是埋藏在地底整整160年后,经过考古发掘才有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而对于曾经的圆明园来说,这一精妙绝伦的铜首或许只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存在,至今我们仍然在追寻曾经丢失的十二生肖铜首,至今仍然没有找齐。
![]()
这些代表着我国铸造巅峰工艺的文物,成为了他人的私人收藏,摆放在他国的博物馆中,是所有国人最为心痛的一点。
结语
我们从关于圆明园的描述之中,能够看得出当时结合了诸多园林艺术的圆明园,四时四季,美得不尽相同。
作为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面积极大,足足有350公顷,同样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园林建筑。其中更是藏有许多的珍贵文物。
![]()
自建成之日起,它就代表着园林建筑的最高水准,嘉庆年间还进行了扩建。
毕竟曾经的圆明园,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皇帝的行宫,清朝皇帝在盛夏之时会带着妃子来到此地避暑,同时也在此地处理公务。
这座只剩下铜首的鎏金铜铸件,就像如今的圆明园一样,所有人都记得它曾经的光辉灿烂,却都不能够看到它完整的美。
![]()
历代在圆明园居住过的皇帝无不称赞圆明园的美,不仅仅是建筑物的美,更有园林景观的设置之美,错落有致的山林风景,房屋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人与自然完美融合。
历史是沉重的,而再没有往日光辉的圆明园,更能体现出这种沉重。
不仅仅遭遇战火的悲哀,更有文物遗失的苦痛,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有更多的我国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