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胡晨曦)日本软银集团清仓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将重心转向OpenAI。
盘面上来看,美国股市周二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指数创下历史收盘新高,投资者关注美国有望结束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同时科技板块再度承压,英伟达领跌。
软银为何清仓英伟达?
软银集团11月11日发布业绩报告显示,其持有的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含资产管理子公司持股)已于2025年10月以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价格售出。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财报说明会上表示:“由于对OpenAI的投资规模较大,因此通过(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与此同时,软银还在6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价值91.7亿美元的T-Mobile股份。软银还与OpenAI签署了修订协议,承诺将追加投资225亿美元,将于12月通过愿景基金2完成全部投资。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正调整战略重点,将更多资源投入人工智能和芯片相关领域。“我无法断言我们是否正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之中。”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软银出售英伟达股份“是为了将资金用于我们的融资”。
而机构的一些数据显示,美国科技巨头发行的债券或正在遭到投资者抛售。根据美国银行发布的数据,由包括Alphabet、Meta、微软和甲骨文等正在建设庞大数据中心的公司在内的所谓“超大规模运算企业”发行的一篮子债券,相较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利差已升至0.78个百分点,为今年4月市场震荡以来的最高水平,较9月的0.5个百分点明显扩大。而利差扩大折射出了投资者对科技公司通过债务市场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融资的担忧正在不断强化。
软银和英伟达颇有渊源,软银在2019年也曾清仓英伟达,如今这一逻辑正在AI时代重演。
2017年,软银通过旗下的愿景基金购买了英伟达约4.9%的股份,价值约40亿美元,成为当时英伟达第四大股东。而在2019年,软银选择以70亿美元清仓英伟达,错过了英伟达股价在那之后的暴涨。而从2024年起,软银又开始加码英伟达。截至今年3月,软银集团的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直到这次全部售出。
研究机构New Street Research的股票研究分析师Rolf Bulk也指出:“我们认为,这并不说明软银对英伟达持谨慎或负面的态度。从今年10月至12月的这一季度中,软银至少需要305亿美元以用于投资,其中包括给OpenAI的225亿美元和给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的65亿美元。”
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分析师Dan Baker也认为,软银清仓英伟达的举动并不代表软银在战略上出现根本性转变:“归根结底,他们只是把资金用于投资其他与AI相关的公司。”
软银集团半年净利创日本史上新高
软银集团11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底的中期财报,净利润达2.924万亿日元,同比激增2.9倍,创下日本企业史上最高半年度利润纪录。公司集中押注人工智能相关投资的战略显著奏效,其中对美国OpenAI的投资贡献逾2万亿日元利润。
财报显示,软银愿景基金本期投资收益达3.5361万亿日元,较上年同期的6103亿日元大幅增长。其中,来自OpenAI的收益约2.1567万亿日元,占整体投资收益近三分之二。截至9月底,软银对OpenAI累计投资108亿美元,并在10月通过愿景基金二期追加投资225亿美元。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表示,“OpenAI带动了利润增长”,并强调集团将继续聚焦AI战略。
为筹措资金,软银10月已售出所持约9000万股英伟达股份,套现约58.3亿美元(约9000亿日元);6月至9月期间还出售约4000万股T-Mobile股份,获得91.7亿美元,并通过减持德意志电信股份再筹得23.7亿美元。
分析师认为,软银有望实现自2020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利润。出售价值58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凸显了该公司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投资计划的同时,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
编辑:王媛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