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财富捷径》理财笔记58:中国未来的房价将何去何从?

0
分享至

该书作者出生于中国偏远山区贫困农民家庭,凭借努力以全省前十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获美国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15年便实现财务自由。其结合18年投资经验与数百篇博文著成本书。

书中涵盖资产配置、基金选择、退休账户优化、节税等个人理财核心主题,为财富积累与保值阶段提供具体可操作策略,方法简单易懂,适合投资新手、对当前投资感到沮丧,或没时间学习股票投资技能的人群。



最近和几个在中国有投资房的朋友沟通,才知道中国的房市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安居客网站的数据,即使是上海、北京、武汉等一线城市,在过去三年,二手房的价格下跌了 20%左右。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更是江河日下。不少三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下降了25%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绝大部分城市,不仅房子的价格在下跌,成交量也大幅萎缩,造就了有价无市的局面。很多房子按照指导价挂在市场上,半年以上都无人问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目前房市的艰难。

在从 2000 年左右开始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度风光无限。房价上涨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几乎所有早期的房产投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而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房地产信仰”,即房价永远上涨,房子是最好的投资。

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中国的经济也蓬勃发展,风头一时无两。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占到中国GDP 的 30%左右。而房地产信仰,导致中国家庭财富的 70%左右,都高度集中在房地产上。这个比例,放眼全球,也是名列前茅。

可想而知,近期房产价格的下跌,不但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拉低了普通家庭的资产水平,导致居民缺乏信心进行大额消费和投资。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近期的房价下跌呢?中国未来的房价,将会何去何从呢?

不言而喻的是,虽然政府倡导“房住不炒”,可是大家都明白:房子也是商品,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归根结底还是供需关系。而熟悉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都清楚,影响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房市供需关系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一、短期看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政策

由于房地产是大部分家庭一辈子最大的开销,而房地产的地位又如此重要。因此,政府出台了很多金融和监管政策来影响房地产市场,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限购政策等等。

而最近几年,不少曾经呼风唤雨的地产企业,比如恒大、融创等,都陷入严重的财政问题。这也是由于政府突然大幅提高了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门槛,导致这些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问题,先后折戟沉沙。这也是导致这一轮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绝大部分购房者都是用银行按揭贷款买房。因此,利息水平能够极大影响购房者的购买力,从而影响房价的走势。过去多年,中国的房贷利息率居高不下,经常在 6%左右。同时,严格的政策又规定了很高的首付比例,比如 40%。这导致很多家庭需要拿出六个钱包和多年的积蓄,才能买得起房。

综合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过高的房价。按照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例来考察,在 2023年,上海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6,北京也有23。相比之下,纽约是12,东京是13,伦敦为14。

最近,为了救房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放宽房地产企业贷款条件、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息、放开限购等等。这在短期,会对房地产企业和房价有所帮助。

二、中期看土地供应

中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度,即普天之下,莫非国土。过去几十年,政府严格控制土地的供应,导致土地价格出现一地难求的境况。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在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里,超过半数是以土地购置费和其它税收的方式交给了政府。打个比方,一个普通家庭在北京花了500万元买了一套新房,大约250万元最终交给了政府,而开发商只是挣点小钱而已。

正因如次,如果政府大幅提高土地的供应量,改变土地的供需平衡,会导致房价的下跌。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高度依赖卖地收入,他们缺乏动力压低土地价格。因此,我觉得政府不会轻易改变目前的土地政策,这应该有利于维持高房价。

三、长期看人口

2023 年,中国出现了196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人口下跌。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根据联合国的推算,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从2024年的14亿下降到12到13亿,平均每年减少350万到700万。尤其从2030年以后,每年人口下降数量将突破500万,相当于每四年减少一个北京市。

人口下降的一个很大因素是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在 1963 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2959万;在2016年,这个数字仅有1780万;而到了2023年,暴跌到902万。在短短 7 年时间里,出生人口减少将近一半,为人类和平时期最快的下降速度。2023 年的新出生婴儿数量仅为1963年的30%,这个断崖式的下降速度绝对是空前的。

不言自明的是,房子毕竟是一种耐用消费品,最终还是给人住的。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持续萎缩,房市自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最终导致房价下跌。

当然,这只是全中国的情况。房地产毕竟是一个不动产,因此更加依赖于当地的人口趋势。

中国的城市化率持续增加,而由于落户政策的持续放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汇聚到经济、气候和环境更好的地区生活。

根据我的判断,未来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应该和东亚的邻居相似,比如韩国和日本,即青壮年人口高度集中在几个大的都市区。

以日本为例,东京都以及周边的首都城市群,汇集了3800万人口,占到全日本人口的30%!

韩国也后来居上。首尔都市区的人口,高达2600万,占到大韩民国总人口的50%!

几十年后,中国的青壮年人口,会高度集中在几个大的城市群,比如:

● 北京、天津都市圈

● 上海、南京、杭州所在的长三角

● 深圳、香港所在的珠、港、澳大湾区

● 其他区域性的一线城市,比如重庆、西安、武汉、郑州、长沙等等。

这些都市圈,由于有附近农村和小城市人口的持续涌入,房价应该可以保持稳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即使如此,如果我们还幻想房价回到本世纪初那种高速增长的态势,那基本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其余地区,尤其是远离这些大都市区的二线以下的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必然无以为继。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子,已经不具备多少投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未来呢?

我先前说过,在绝大部分地区,自住房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

因此,如果你是因为结婚、就业和孩子上学等原因,那么还是可以买一套自住房的。 除此之外,我不建议普通中国家庭购买过多的投资房。

那么,多余的资金该如何投资呢?

我的建议非常简单:投资美股的指数基金!身在中国的朋友,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基金公司发行的美股基金,包括标普500指数基金,比如513500;或者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比如159501。

长期来看,投资这些基金可以获得 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应该可以轻松击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投资房收益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传奇归来!退役AV女优高桥圣子再现日本杂志

传奇归来!退役AV女优高桥圣子再现日本杂志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2 15:55:58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打脸墨菲!赵心童克服疲惫进四强引亨德利盛赞,半决赛魔咒或终结

打脸墨菲!赵心童克服疲惫进四强引亨德利盛赞,半决赛魔咒或终结

夜深聊球
2025-11-12 22:43:06
价格大跌:50元/斤!杭州正大量上市!商户:还会更便宜

价格大跌:50元/斤!杭州正大量上市!商户:还会更便宜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43:13
广东队史全运第一人!36岁队魂周鹏6届夺3冠 基本无望再战一届

广东队史全运第一人!36岁队魂周鹏6届夺3冠 基本无望再战一届

醉卧浮生
2025-11-12 21:27:08
125万债务,压垮50亿帝国!比肩SHEIN的铺货之王,栽在自己人手里

125万债务,压垮50亿帝国!比肩SHEIN的铺货之王,栽在自己人手里

财经八卦
2025-11-11 23:22:03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云鹏叙事
2025-11-12 10:54:43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走投无路,邓小平得知下令:予以照顾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走投无路,邓小平得知下令:予以照顾

红色先驱
2025-11-11 18:27:12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日不西沉
2025-11-12 05:45:28
上海市委决定:董依雯履新

上海市委决定:董依雯履新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19:02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0:46:54
外星科技实锤?星际访客3iATLAS疯狂喷射,真相就在12月19日

外星科技实锤?星际访客3iATLAS疯狂喷射,真相就在12月19日

Science科学说
2025-11-12 08:05:03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梦
2025-11-12 22:41:06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11-12 09:48:07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智东西
2025-11-12 15:45:12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大风新闻
2025-11-12 21:27:09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2025-11-13 01:28:49
我读我在
我读我在
一起读书吧
341文章数 9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分析称《GTA6》延期或致PS6等主机推迟:拖到2028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