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起亲戚借钱的事,发现好多人都栽过跟头——不是不想帮,是帮完后对方赖账,还搞得你里外不是人。说白了,亲戚间借钱最考验的就是两个字:诚信。要是对方没这根弦,你再心软也白搭。
我爸就遇过这事。2020年,我表舅找他借5万开小吃店,说年底肯定还,还拍着胸脯保证“赚了给你加两千利息”。我爸想着都是亲戚,就没打借条,直接转了过去。结果年底表舅提都没提还钱的事,第二年我爸问他,他说“生意不好,再缓半年”。第三年更离谱,我爸刷朋友圈看到表舅带着全家去三亚旅游,配文“难得放松”。我爸气不过打电话问他,他居然说“你这点钱急什么,我又不是不还”。后来才知道,表舅欠了好几个亲戚的钱,都没还——说白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按时还。
还有个朋友李辉的事更实在。他堂哥李伟2022年找他借10万买婚房,说“等公积金贷款下来就还,最多半年”。李辉刚工作三年,攒的钱本来是准备自己结婚用的,但堂哥说“你结婚还早,先借我应急”,他就借了。半年后堂哥没动静,李辉问他,他说“贷款批得慢”。再过半年,李辉要结婚首付差10万,再找堂哥,堂哥还是推,说“最近手头紧”。后来李辉想起堂哥的孩子要上重点小学,学校要求家长开无失信证明,就跟堂哥说“哥,我这边结婚实在凑不够首付,你要是还不了,我可能得去法院起诉,到时候你征信有问题,孩子上学怕受影响”。结果第二天,堂哥就把10万转过来了,还说“兄弟对不起,最近太忙忘了”。
其实亲戚间借钱,不是不能借,但得有底线。你可以心软一次,但不能一直纵容。说白了,诚信这东西,你不较真,对方就不当回事。而且维护权益也不是要撕破脸,而是用对方在乎的东西点醒他——毕竟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像李辉那样,用堂哥孩子上学的事提醒他,既没真的伤害到孩子,又让堂哥意识到失信的代价,这就挺好。反过来,我爸那样没留借条,也没抓住对方的痛点,结果钱拖了好几年才要回来(后来表舅还是因为其他亲戚起诉才还的)。所以说,帮亲戚可以,但得先看清对方的诚信,再想好万一对方赖账,你有什么办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毕竟,你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不能白白打水漂。
说到底,亲戚情分是纽带,但不是让你无条件妥协的理由。要是对方把你的善良当软弱,把你的信任当空气,那你就得拿出点态度来——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让他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欠的账早晚都得还。这样,下次他再想赖账的时候,才会掂量掂量后果。你说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