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发光二极管(LED)是新型显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在高端制造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串联发光二极管通过将多个发光单元垂直堆叠串联以叠加各单元亮度,相比单层器件能有效提升效率和寿命。
钙钛矿串联 LED,是一类基于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的新兴薄膜 LED 技术,近年来在光电器件研究领域备受瞩目,成为全球新型发光与显示技术激烈竞争的焦点。其得益于钙钛矿材料较小的斯托克斯位移,理论上可实现相邻钙钛矿层间的显著光子循环,并能增强陷光模式下的光提取效率。但如何构建能有效整合各钙钛矿单元亮度的串联结构,仍面临重大挑战。
2025 年 11 月 11 日,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黄维、王娜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柯友、祝维、马超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High performance tandem perovskite LEDs through interlayer photon recycling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通过层间光子回收,实现了高性能钙钛矿串联发光二极管,峰值外量子效率高达 45.5%,平均峰值效率达 40.9%,创下钙钛矿串联发光二极管新纪录,为新型发光与现实技术开辟新路径。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集成两个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发光单元,成功开发了高效稳定的串联 LED。该串联结构不仅能有效叠加各发光单元的原始亮度,更通过单元间光子循环机制显著增强了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开启电压低至 3.2 V、峰值外量子效率达 45.5%(较单层器件总和提升 20%)、平均峰值效率 40.9%、在 70 W·Sr⁻¹·m⁻² 初始辐亮度下半衰期长达 64 小时的钙钛矿串联 LED。
这些发现标志着通过钙钛矿 LED 堆叠技术实现高性能多色 LED 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4 年 5 月 29 日,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王建浦教授、朱琳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cceleration of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LED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加快辐射复合速率,显著提高荧光量子效率,使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ED)的外量子效率突破 30% 大关(峰值可达 32%),接近实现产业化的水平。
![]()
论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865-4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6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