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钟港交所,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车企IPO纪录
11月5日,赛力斯正式登陆港股,完成从A股到港股的华丽跨越,成为中国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133倍超额认购、2200亿港元开盘市值引爆全球资本圈,更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车企IPO纪录。这家从重庆走出的车企,何以打破外资对豪华赛道的长期垄断,用四年时间实现从默默无闻到量利双收的逆袭?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又藏着哪些爆款频出的成长密码?
![]()
■本版制图:廖木兴
赛力斯“A+H”上市
资本盛宴传递积极信号
在很多人印象里,“豪华”二字似乎天然属于奔驰、宝马、奥迪。长期以来,全球豪华汽车市场被外资品牌牢牢把持,中国车企在该赛道的突破举步维艰。而赛力斯的港股上市,却以一场震撼资本市场的盛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开盘市值突破2200亿港元的数字在电子屏上跃动,不仅记录下一个资本市场的里程碑时刻,更映照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姿态。
这场IPO的含金量十足。每股定价131.5港元,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成为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更创下中国车企IPO募资的最高纪录。更具行业开创性的是,它是第一家同时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这一跨越打通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双向通道,为企业构建起更多元、更稳固的融资体系,也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资本运作提供全新范本。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而豪华新能源细分市场凭借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成为资本聚焦的核心赛道。有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640.7万辆,同比增长33.6%,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而赛力斯精准切入这一赛道,成为少数实现规模与利润同步增长的稀缺企业。
换言之,资本对赛力斯的狂热追捧绝非偶然。133倍的超额认购、超1700亿港元的资金疯抢,本身就是全球投资者对豪华新能源赛道与赛力斯核心价值的双重认可。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为赛力斯的全球化发展注入了关键动能。通过港股上市,赛力斯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借助香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合作、人才引入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募集的140.16亿港元,将重点投入全球产品研发、营销服务渠道建设以及必要的全球生产能力建设,形成良性增长循环,让投资者看到了清晰且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赛力斯在港上市,也标志着中国豪华新能源车企开始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央舞台,印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四年逆袭之路
从默默无闻做到爆款频出
资本市场的热情从来不是无源之水,赛力斯能赢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源于其过去四年实现的跨越式逆袭。
时间回到2021年之前,这家从重庆走出的车企在汽车市场中仍默默无闻,年营收不足200亿元,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尚未形成鲜明的市场标签。而逆袭的起点,是2016年的精准战略抉择——彼时新能源行业格局未明,赛力斯果断放弃传统燃油车业务,全面押注新能源赛道,提前布局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2021年与华为的深度跨界合作,成为逆袭的关键转折点,双方共同推出“问界”品牌,随后问界M5、M7、M8、M9等车型陆续问世,构建起覆盖20万-60万元区间、适配不同细分市场的高端产品体系,正式开启逆袭之路。2024年,问界M7爆火带动公司日均营收达4亿元,赛力斯也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产品持续爆款为增长提供核心支撑。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2万辆,其中问界汽车交付14.7万辆;问界M9和M8分别交付6.2万辆、3.5万辆,成功斩获50万元级与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进一步推动公司利润大幅增长。
在行业普遍陷入盈利困境的背景下,赛力斯交出了亮眼答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达28.9%,位居国产车企首位,甚至超越部分传统豪华品牌。从亏损到盈利,从传统车企到科技新贵,赛力斯只用了四年时间。
全球化布局提速
港股赋能下的“丝绸之国”远征
如果说四年逆袭让赛力斯具备了登陆全球资本市场的底气,那么港股上市则为其全球化征程按下了“加速键”。
赛力斯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全球化基因,其英文名称SERES源自古希腊语,意为“丝绸之国”,寄托着这家中国车企从东方走向世界的愿景。
事实上,赛力斯的全球化布局早有积淀,而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与获得的国际关注度,正让“丝绸之国”的远征迎来全新阶段。
赛力斯的全球化之路,比外界想象的更为久远。早在2005年,它就已经开始了汽车出口业务;截至目前,其产品已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55万台。
进入2025年,借助港股上市的东风,其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提速;在东盟市场,已建立约50家经销商网络,而早在2018年,赛力斯就前瞻性地在印尼投建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万辆,实现整车本地化生产与交付,摆脱了单纯依赖出口的模式局限;在中东市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是重点布局区域,赛力斯已在阿联酋设立子公司,正积极拓展卡塔尔、沙特等市场。此外,赛力斯也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中东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覆盖80%海外高速干线的超充网络。
“单打独斗可能没有出路。”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的理念,贯穿其全球化逻辑。作为“链主”企业,赛力斯构建“1+2+N”合作生态——以自身为制造核心,依托华为智能技术与宁德时代能源方案,带动N家供应链伙伴协同发展。2025年推出的AI驱动“赛力斯产业大脑”,串联300多家合作伙伴与50家核心供应商,实现研发效率提升20%、交付准时率提升13%;与宁德时代的“厂中厂”模式更具优势,电池从生产到装车仅需20分钟,远优于行业72小时的平均水平,彰显“带着产业链一起赢”的链主力量。
港股上市为全球化注入强劲资本动力,此次募集的140.16亿港元中,部分专项用于海外生产基地扩建、经销商网络扩容、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及海外研发中心设立。而借助香港金融枢纽优势,赛力斯可便捷获取海外资金,推动公司治理对标国际标准,提升海外市场信任度。根据赛力斯的计划,未来将聚焦深化欧洲、东盟、中东核心市场渗透,强化生态协同出海和构建本地化供应链三大方向,稳健推进“丝绸之国”的全球化征程。
采写:新快报记者 刘佳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