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养全家,子女躺平不干活,老人腰疼没人管
2016年秋天,在东北一个老城区的筒子楼里住着王秀兰一家四口,王秀兰六十五岁,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熬粥、洗菜做饭、收拾屋子,一直忙到晚上,她老伴张建国六十八岁,过去是机床厂的技术工人,如今腰椎坏了,走几步路都会疼,每月领四千二百块养老金,两个女儿分别是四十二岁和三十九岁,都没有固定工作,大女儿张敏高考落榜后在家里待了十八年,小女儿张莉莉大学毕业十年换了八份工作,最长只干过三个月,家里所有开销全靠那点退休金撑着。
每个月的生活费要花掉三千块钱,这占了养老金的七成以上,买菜、交水电费、买药这些事,都是老人自己出钱,张敏却天天点外卖、买护肤品,花三百块也不觉得心疼,她妈妈做了饭,她还嫌味道不够好,说做饭的人不够用心,她也从来不帮忙洗碗和扫地,觉得父母做这些是应该的,张建国腰疼得晚上睡不着觉,想做手术需要三万块,两个女儿第一反应却是让他忍一忍,还说医院收费太黑了,她们根本没想过这是父亲的身体问题,只当成是家里的负担。
这件事不是偶然发生的,张建国和王秀兰以前省吃俭用供两个女儿上学,就是希望她们将来能有出息,可大女儿高考没考上,心态就垮了,连工作也不愿意找,小女儿虽然上完大学,但每份工作都干不长,总说“还没找到合适的方向”,其实不是找不到,是她不愿意将就,那时候正赶上国企改制,城市里普通家庭的孩子出路变少了,读书不但没带来好工作,反而让爹妈背上了更重的负担。
养老金制度没帮上什么忙,2010年前后退休的老工人,领到的养老金不多,也没有额外积蓄,还得继续供养已经长大的子女,法律上没有设立啃老相关的罪名,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支持系统,老人们只能自己硬撑着,一边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一边是子女觉得父母养活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事,中间的断层很明显,张敏直接对子女说你们应该养我,张莉莉则表示钱早晚都是我们的,这些话听着刺耳,却反映了不少年轻人真实的想法,他们把父母的财产看成自己的,从没想过要回报父母。
王秀兰偶尔会记起从前在纺织厂工作的日子,那时候虽然累,心里却觉得踏实,因为知道干一天活就能拿到一天的工资,现在她做得比以前还要多,却没人向她道一声谢,张建国想要再找些活儿做,但他的腰伤让他连站都站不住,企业看到他的身体状况,根本不愿意招他,2016年新闻里提到要试点延迟退休,鼓励老年人返聘,可这种政策根本轮不到张建国头上,他成了被政策忽略的人。
冰箱上贴着旧挂历,厨房里堆着外卖盒,张莉莉整天刷手机看视频,靠买东西和点外卖打发日子,她父母连鸡蛋都舍不得买,觉得五块八一斤太贵,宁愿吃咸菜配粥过一星期,这不是因为家里穷,是两代人想法不同,年轻人花钱填满空闲,老人省钱图个心安,虽然住在一起,却像隔着堵墙。
水费在涨,鸡蛋变贵,草莓卖到二十块一斤,护肤品要花三百块一瓶,养老金从二零一零年的两千八百块涨到二零一六年的四千二百块,看起来钱多了,可是物价升得更快,张建国的药费、张敏的外卖、张莉莉的护肤品,这些加起来早就超过预算,账本虽然记不清,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紧,他们没吵过架,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冰箱中的剩菜、阳台上堆着的快递盒,都在默默说着这个家的辛苦。
老人的腰疼还在持续,女儿们只顾着看手机,没人提起做手术的事,也没人问父亲今天感觉怎么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谁都没想过要改变什么,也许他们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