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直播带货兴起,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加入网购大军。数据显示,银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已近70%。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针对他们的直播骗局也层出不穷,不少老人花费巨款,换来的却是假古董、假珠宝和无效的保健品。
一、触目惊心:直播间里的“养老钱”收割现场
社交平台上,子女关于父母沉迷直播购物的求助帖比比皆是,可见,被直播带货“围猎”的老人不在少数。骗局形式五花八门,且极具针对性:
“收藏品”回购骗局:主播常以“国宝帮”“大师后人”等身份现身说法,声称手中的“文物”“名人字画”有巨大升值空间,并承诺“半年后高价回购”。许多老人信以为真,不惜拿出毕生积蓄,花费数十万购买,最终等待他们的却是主播跑路,而所谓的“传家宝”不过是批发价仅几十元的现代仿品。
“特效保健品”陷阱:这类直播间往往布置成“中医养生堂”或“科研实验室”的模样。主播身着白大褂,冒充专家,将普通食品或压片糖果吹嘘成能根治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的“神药”。有老人每天花费4至6小时沉迷于此,省吃俭用购买上万元的“三无”产品,不仅毫无疗效,更延误了正规治疗。
“珠宝”低价骗局:利用老年人对珠宝玉器能保值增值的心理,用“矿区直供”“家族货源”等话术进行包装。所谓的“顶级海水珍珠”实为成本低廉的淡水珠,“祖传翡翠”实则是经过酸洗填充处理的B货、C货,标价上万元的“黄金首饰”实为廉价的金属镀金。
“以房养老”新骗局:这是危害性极高的骗局变种。不法分子在直播间伪装成理财顾问,以“盘活资产”为名,诱骗老年人将房产证进行“抵押贷款”,并将贷得的资金用于购买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项目”,最终导致老人“钱房两空”。
“黑科技产品”骗局:主播通过夸张的剪辑和话术,将一些廉价电器包装成“一台顶十台”“省电80%”的革命性产品。例如,售价数百元的“量子能量水杯”、能“包治百病”的频谱仪等,利用老年人对科技知识的陌生,进行精准收割。
![]()
二、温柔陷阱:精心编织的情感骗局
这些骗局环环相扣,套路层层递进,危害极大:骗子们起初以“免费礼品”“限时秒杀”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入局,进而以承诺博取信任,最终则是以情感实施最致命的精准诈骗。一些主播、博主,利用自身影响力和流量优势,对普通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有的通过编造夸张离奇的剧本吸引观众,以“免费礼品”“限时秒杀”“最后优惠”等为诱饵,促使老年人冲动消费;有的信誓旦旦高喊“放心买,带证书,假一赔十”;有的以“假儿女”身份演绎苦情戏,用“陪伴感”填补老人情感空虚,进而灌输“治病靠保健品”等伪科学观念,夸大功能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暗藏陷阱:封闭直播间里的“精准围猎”
与线上公开直播间的乱象相比,另一种更为隐蔽的“围猎”方式正在线下悄然蔓延。不法分子通过组织线下讲座、发放免费礼品等温情“诱饵”,诱导老年人脱离正规交易平台,扫码进入由其掌控的微信群、小程序等封闭直播间。
在此类私密场景中,他们便进行私下转账交易,并以“定制产品”“特殊渠道”等为由,拒绝退货退款,以此规避平台监管和法律约束。这种利用“私域直播”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所实施的精准诈骗,对老年人构成了更为直接和难以追讨的财产威胁。
![]()
四、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应该如何维权
遭遇售假应当保存交易记录、直播录屏、商品照片及鉴定报告,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向平台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2.平台若无法提供商家真实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3.拨打12315热线或经全国12315平台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4.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五、如何正确在直播间进行网络购物
1.注意查看直播平台公示的商家信息,查看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相关行政许可,如果平台没有公示商家证照信息,建议尽量不要购买其商品或服务。
2.在直播间购物或者点击视频链接购买商品时,要充分了解、核实商品的信息,包括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不要轻信主播对产品功效的宣传和承诺,理性购物。
3.在购买商品后,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订单截图、支付凭证等证据,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和直播平台协商解决。
4.不要一味贪图便宜、捡漏,如果商品网上价格与市面价格悬殊太大,就要警惕有诈或者有假。
![]()
六、给子女的提醒:防范骗局,从用心沟通开始
当我们发现父母开始沉迷于某个“贴心主播”,或房间里堆满了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时,直接的斥责往往适得其反。他们寻求的,可能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被关注、被陪伴的情感慰藉。不妨换一种方式沟通:
1.表达关心,而非质疑
可以说:“妈,我看您最近总看直播,颈椎还好吗?咱们一起出去走走?”这远比“你又乱花钱买这些没用的”更能打开心扉。
2.分享案例,替代说教
找个时机,像聊家常一样说起:“爸,你看新闻里这个叔叔,在直播间买了假古董,被骗了好多钱,咱们可得小心点。”用事实带来警示。
3.主动帮助,建立信任
“您有什么想买的,我帮您在官方旗舰店看看,售后更有保障。”从而逐步将他们的消费引向正规渠道,用行动代替抱怨。
守护父母的财产安全,不仅在于揭露骗局,更在于用理解和陪伴,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筑起一道坚固的情感防线,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天平阳光客户端
出品: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
统筹:冼小堤 陶羽黛 胡淑丽 陈书航
文案/插图:陶羽黛(图片由AI辅助生成)
栏花设计:张明翠
编辑:陶羽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