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糖就像一场持久战,而饮食正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战场。
不少糖友明明按时吃药、定期监测血糖,血糖值却总是忽高忽低不稳定,甚至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并发症,很可能是踩了饮食上的“隐形雷区”。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4种糖尿病患者坚决不能多做的饮食方式,帮你避开控糖路上的那些坑。
![]()
全盘粗粮,越多越好
很多糖友一听到“粗粮健康”,就把餐桌上的白米饭全换成了粗粮,顿顿玉米、燕麦、藞麦不离口。但很多人不知道,粗粮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粗粮本质上还是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同样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更重要的是,长期只吃粗粮,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糖友来说,容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而且过多的膳食纤维还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坚持粗细合理搭配,比如在白米饭中加入1/3的杂粮杂豆,如糙米、黑米、红豆等,这样既能平稳血糖,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
![]()
完全不吃主食
有些糖友听说“碳水化合物会升血糖”,就干脆把主食从菜单中彻底删除,每餐只吃蔬菜和肉类。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危险。
我们的身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如果完全不吃主食,身体会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这个过程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危险症状。
此外,长期不吃主食还会导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甚至影响胰岛功能。
平常的时候建议大家要保证适量的主食摄入,一般建议每天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生重),优先选择低GI的碳水化合物,如糙米、荞麦、全麦面包等,并合理分配在三餐中。
![]()
用饮料解渴
日常生活中,不少糖友会随手拿起冰红茶、果粒橙等甜饮料来解渴,认为“喝的又不是饭菜,不会影响血糖”。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
甜饮料中常含有的果葡糖浆、蔗糖等成分,升糖速度比普通米饭快得多,往往一杯下肚,血糖就能迅速飙升到危险水平。
更要警惕的是那些标榜“无糖”的饮料,虽然不含蔗糖,但含有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长期大量摄入也可能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增加并发症风险。
生活里喝饮料最安全的选择永远是白开水、淡茶水和不加糖的黑咖啡。
![]()
如果觉得口味单调,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几片柠檬、薄荷叶或者少量黄瓜片来增加风味。
![]()
盲目相信“无糖”食品
很多糖友都会有感觉很饿的时候,那么饿了怎么办?不少糖友会顺手拿起“无糖饼干”、“无糖麦片”作为加餐,认为只要标着“无糖”就是安全的。这种想法很可能让你落入血糖陷阱。
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大多是由精制面粉制成,而且为了改善口感,常常添加了麦芽糊精等成分,这些成分的升糖指数一点也不低,吃多了照样会导致血糖失控。
更麻烦的是,这类零食口感好,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过量,摄入多余热量。
糖友们加餐可以选择一小把坚果(约10克)、一个小番茄或黄瓜,或者一杯无糖酸奶/牛奶。这些食物既能缓解饥饿感,又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加上合理治疗和规律运动,才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真正关键。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饮食安排是否合理,或者有特别的饮食困惑,不妨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希望糖友们看完能避开这些坑,把饮食调整得更合理。如果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帮你分析。最后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的糖友呀!
策划:Ceci
作者:龙溪
配图:三诺讲糖自拍
相关合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